求阙斋读书录卷六(第4/7页)

“中觞纵遥情。”

中觞,犹大谢诗之“中饮”,即酒半也。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时三人皆讲礼校书)》:“相去不寻常。”

言不近也。

“祖谢响然臻。”

《荐祢表》:“群士响臻。”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古今乐录》载怨诗始于卞和,继以班婕妤,盖伤不见知之意。此篇之末,亦伤世无知己也。

《答庞参军诗序》:“本既不丰。”

谓索癯瘠也。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回复遂无穷。”

去复来,来复去也。

“晨色奏景风。”

《史记·律书》:“景风者,居南方。”

《移居》:“相思则披衣。”

言起往相访也。“此理”二句,言此乐不可胜,无为舍而去之也。

《于王抚军座送客》。

王弘为抚军将军江州刺史。庾登之为西阳太守,时被征还京。谢瞻为豫章太守,时将赴郡。王抚军于湓浦饯之,或邀陶公预宴。

“悬车敛余晖。”

《淮南子》:“日至悲泉,是谓悬车。”

《与殷晋安别》。

“良才”句,指殷。“江湖”句,陶公自指。

《赠羊长史》。

刘裕破秦以后,霸业已盛,玉步将更。故前者思游中都而九域未一,今者九域已一而世代将改,但当从绮角游耳。驷马不贳忧患,贫贱或多欢娱,亦公之素志也。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

谓无心遇之也。观一苟字,明其为适然相值,非有意就此参军也。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第二首:“巽坎难与期。”

巽,顺也。坎,险也。或曰巽,风也;坎,水也。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平津”二句,言苟不慕公孙宏之丞相封侯,则栖迟山林,亦未为拙也。不由,谓不由其道也。

《责子》。

舒俨、宣俟、雍份、端佚、通佟凡五人。舒、宣、雍、端、通皆小名。

《饮酒》第二首。

荣启期事见《列子》。至于九十,犹不免行而带索,则自少壮至老,当年之饥寒不可胜述矣。

第七首。

此首《文选》录入《杂诗》中。

第十一首:“颜生称为仁,荣公归有道。”

归,犹称也。《论语》:“天下归仁焉。”称其仁也。曹植诗:“众工归我妍。”称其妍也。此归字与上句称字对举互见。

第十三首。

晋宋间以同居为同止。两人同居,一醉一醒,渊明以醒者规规为愚,而醉者傲兀差颖耳。

第十六首:“孟公不在兹。”

孟公,陈遵也。

第十八首。

末句用柳下惠事。盖以扬雄、柳下自比。陶公与亲旧亦好纵言畅论,但不言禅代事耳。

第十九首。

彭泽之归在义熙元年,此云复一纪,则赋此《饮酒》当是义熙十二三年间。

《止酒》。

首六句止字俱不贴酒说,末二句止字亦不贴酒。

《述酒》。

按:汤文清公汉注《述酒》诗,定为度词隐语,盖恭帝哀诗。

“重离照南陆。”

司马氏出重黎之后,以离为黎,故为错乱也。

“素砾晶修渚,南岳无余云。”

修渚指长江,即江左也。此二句言气数衰谢。以上言晋室南渡,国虽未亡,而势已分裂矣。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刘裕初封豫章王。重华,谓恭帝禅宋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因恭帝之弑,故流泪长叹而达曙。

“神州献佳粟,西灵为我驯。”

义熙十四年,巩县人献嘉禾。西灵,当作四灵。裕《受禅文》有“四灵效征”之语。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叶公杀白公胜,喻裕翦宗室之有才望者。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谥法:不勤成名曰灵。二句以魏降汉献为山阳公而卒弑之,喻裕废帝为零陵王而卒弑之也。

“安乐不为君。”

安乐,公盖以刘禅比恭帝。

“平生去旧京。”

“卜生”句、“平生”八句,不甚可解,汤公之说亦不可通。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西岭,当指恭帝所葬之地。谓偃息丘山,天容自固,岂与寻常之寿夭并论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