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阙斋读书录卷一(第6/13页)
“爵弁屦黑,纯纯博寸。”疏云:“爵弁,尊其屦,饰以缋。次者,案《冬官·画缋之事》云,青与白相次,赤与黑相次,元与黄相次,缋以为衣。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与青谓之黻,绣以为裳。是对方为缋次,比方为绣次。”
按:东青与西白对,北黑与南赤对,天元与地黄对,三者缋以为衣,故曰对方为缋次也。东青与南赤相比近,南赤与西白相比近,西白与北黑相比近,北黑与东青相比近,四者绣以为裳,故曰比方为绣次也。
《士昏礼》:“姆加景。”注:“景之制,盖如明衣,加之以为行道御尘,令衣鲜明也。景,亦明也。”
按:吾乡嫁女,在舆着布青衣如上,或亦景之遗意欤?《隋书·礼仪志》作“加幜”。
“皆祭举食举也。”注:“举,即脊与肺也。”
按:凡祭礼,有祭肺,有举肺脊。祭肺专祭而不食,祭时亦不举。举肺脊则祭时举之,既祭又食之,故名此肺此脊曰举祭。举者,祭此肺脊也。食举者,食此肺脊也。
“执皮摄之内文。”注:“摄,犹辟也。”
张尔岐曰:“执皮之法,襞积衣使文在内。”国藩按:摄,敛也。辟与襞通。谓褶叠而敛之,使文在内耳。
《士相见礼》:“凡言非对也。”注:“凡言,谓己为君言事也。”
按:凡言,该下与君、与大人、与老者、与幼者、与众、与居官者六等,不必专指为君言事。
《乡饮酒礼》:“宾坐奠爵兴辞。”
疏云:“宾西阶前东面坐,奠爵兴辞降。”此宾辞降之位也。上节云:“主人坐奠爵于阶前辞。”此主人辞降之位也。均云“阶前”者,主人与东阶相直,宾与西阶相直耳。实则去阶稍远,将近碑前,非降阶即辞也。张氏惠言之图云如此。“北面。”
按:“北面”二字,指主人也。若循上文西北面献宾、东西面酢主人之例,则此当云“北面酬宾”。
“每一人献,则荐诸其席”。
按:张尔岐云:“‘席次宾介西。’介字衍文也。”三宾席次,宾之西,介席则在南耳,与三宾席不相次。
“执觯兴。”
按:执觯者之导饮,与主人之导饮略同。但彼则主人,阼阶上奠觯;此则执觯者,西阶上奠觯。彼则宾于西阶上答拜,此则宾于席末答拜。彼则宾降辞洗,此则不辞洗。彼则宾奠觯于荐东,此则宾奠觯于荐西。兹数节为异耳。
“立饮。”
即导饮也。
“司正退立于序端东面。”
按:观经文“受酬者降席”句,似司正于赞堂上三宾受酬之时,则在西阶北面之位。其于赞堂下众宾受酬之时,则在序端东面之位。如《疏》之说,则宾首一人受介酬者,司正则于西阶位赞之,其余则皆于序端位赞之矣。疑《疏》与经《注》微有不合。
“皆进,荐西奠之。宾辞,坐取觯以兴;介则荐南奠之,介坐受以兴。退,皆拜送。降,宾介奠于其所”。
按:二人举觯,与上节一人举觯悉同。“皆拜送”者,二人皆于西阶上拜送也。“奠于其所”者,宾仍奠于荐西、介仍奠于荐南也。
“介俎,脊胁肫胳肺,皆离。”
朱子曰:“介俎,印本有肫字,然《释文》无音。”《疏》又云:“有臑肫,而介不用。”明无此字也。石经亦误。
注:“后胫骨二,膊胳也。”
按:后胫骨亦三,髀、膊、胳也。髀近窍,贱,不登于俎,故仅云二骨。
“乐正与立者,皆荐以齿。”
按:乐正与立者之位,皆有脯醢,故曰荐于其位。
“凡举爵,三作而不徒爵。”注:“谓献宾献大夫献工,皆有荐。”
按:“三作”注说未安。即盛氏郝氏方氏之说,亦均未确。惟《仪礼正义》杨大堉之说差为近之。其言曰:“记言举爵,为经‘一人举觯’言也。云凡者,兼二人举觯言也。经文‘一人举觯于宾’云,实觯于西阶上坐奠爵,遂拜执爵兴,是一作也。又云坐祭遂饮执觯兴,是二作也。又云坐奠觯,遂拜执觯兴,是三作也。‘不徒爵’者,谓其必实觯也。二人举觯之礼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