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满族势力的扩张(第19/25页)

  • 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935页。岳讬是代善的长子,也是皇太极的亲信。​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0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1页。​

  • 同上书,第10—11页。​

  • 同上书,第13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4页。​

  • 同上书,第12—13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4页。​

  • 同上书,第14页。​

  • 同上书,第14页。​

  • 同上书,第14—15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5页。​

  • 《贰臣传》第四卷,第20—21页,有祖大寿等降官的全部名单。关于满族的盟誓之俗,见郑天挺:《探微集》,第69—70页。​

  • 第十卷,第15—16、20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6—18页。​

  • 同上书,第18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8页。锦州明军听到炮声,以为祖大寿已设法冲出了金军的包围。这一情况帮助祖大寿将领顺利通过了明军的防线。​

  • 同上书,第19页。​

  • 同上书,第19—20页;又见《皇清开国方略》,第283—284页。​

  • 同上书,第20页。​

  • 同上书,第20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20—21页。​

  • 在此后的几年中,祖大寿始终未能消除其上司对他的怀疑。事实上,明朝派洪承畴镇守宁远的最初目的,就是监视祖大寿,防止他也像祖氏其他成员一样投降后金。李清:《三垣笔记》“附识”上,第15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22页。​

  • 同上书,第23页。​

  • 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70页。后金内部有人主张立即攻打锦州,而不管祖大寿的计划如何。其例见罗振玉:《史料丛刊初编》第三册“奏议”第一卷,第4—5页。​

  • 其中多数人后来被编入汉军镶黄旗。孙甄陶:《清史述论》,第28页。​

  • 《贰臣传》第四卷,第22页。​

  • 同上书,第15—19页。​

  • 《贰臣传》第四卷,第22—23页。​

  • 《贰臣传》第二卷,第24—25页。​

  • 《贰臣传》第一卷,第1—2页。​

  • 《贰臣传》第二卷,第20—22页。​

  • 《贰臣传》第一卷,第3—4页。​

  • 《贰臣传》第二卷,第11—14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6—57页;沈翼机:《浙江通志》,第2521页(第一四九卷)。​

  • “后金的军事力量,以满蒙联盟及满族与布勒瑚里湖一带的高原汉人的融合为基础。这种结构使得区域划分带有明显的‘利益范围’的性质,并一直延续到近代初期。”拉铁摩尔:《满洲里:冲突的发源地》,第43页。​

  • 罗振玉:《史料丛刊初编》第四册“奏议”,第二卷,第23页。宁完我是在一道奏章中这样称呼尚可喜等人的。同时他还断言,这些人“来无影,去无踪”,不过是一伙缺乏军事才干的强盗。又见罗思·李:《早期满洲国家》,第146页。尚可喜原是辽东军户,其父在明军中战死。《贰臣传》第二卷,第23—30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635—636页。孔有德的家族原籍山东,当系曲阜孔氏,后移居辽东。《贰臣传》第一卷,第5—13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435—436页。耿仲明也是辽东人。《贰臣传》第四卷,第26—29页;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416—4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