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满族势力的扩张(第18/25页)

  • 同上书,第33—34页。共获军旗15面,马206匹,甲胄219副,并生擒游击一员。​

  • 同上书,第36页。​

  • 金军直到10月26日才知道这支援军的统帅是谁。这天金兵擒获了几名俘虏,经讯问得知,10月22日张春战败后,吴襄和孙承宗逃回了山海关。《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1—2页。吴襄,辽东人,其家族原居江苏,后迁至此,1622年中武进士,亦为武人。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877页;曹凯夫:《三藩反对满族统治的叛乱》,第12页。​

  • 当时,后金汗之护军由上三旗护军组成,设专门机构统辖。吴卫平:《八旗兴衰》,第30—31页。​

  • 《清太宗实录》第九卷,第36—37页。​

  • 同上书,第38页。​

  • 此后不久,莽古尔泰因为拔剑威胁皇太极,受到诸王的指责,并降其和硕贝勒秩同于诸贝勒。同时,代善嘲笑了他本人和莽古尔泰与皇太极同坐的制度,遂约定:自今以后,皇太极南面中坐,代善和莽古尔泰侍坐左右。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562—563页。​

  • 同上书,第32页。皇太极特意下令,要求哨探尽量捕捉明军官员,而不要只捉樵采竖奴,因为后者并不了解其军中事情。同上书第九卷,第36页。​

  • 《清太宗实录》第九卷,第38—39页;又见《贰臣传》第四卷,第3—4页。​

  • 9月25日,皇太极亲幸阿济格军,按其传统方式以金杯酌所携酒,赐给阿济格等,以表示对大败松山援军的祝贺。《清太宗实录》第九卷,第34—35页。​

  • 皇太极甚至做了在敌军过于强大因而无法阻挡的情况下解围撤退的计划。《清太宗实录》第九卷,第35—36页。​

  • 同上书,第39—40页。​

  • 《清太宗实录》第九卷,第41—42页。​

  • 《清太宗实录》第九卷,第42—43页。​

  • 同上书,第43—44页。​

  • 同上书,第44页。​

  • 同上书,第46页。不过,张春拒绝按满族习俗剃发。皇太极遂下令将其关在一座喇嘛庙中,直到他愿意剃发为止。张春仍坚拒不从,最后死在庙中。郑天挺:《探微集》,第82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2页。​

  • 同上书,第2—3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4页。​

  • 同上书。​

  • 同上书,第5页。​

  • 同上书,第5页。金军抓获台中男子240名,妇女儿童339口,牲畜70头。​

  • “若非用红衣大炮击攻,则鱼子嶂台必不易克。此台不克,则其余各台,不逃不降,必且固守。各台固守,则粮无由得。即欲运自沈阳,又路远不易致。今因攻克鱼子嶂台,而周围百余台闻之,或逃或降,得以资我粮糗,士马饱腾。以是久围大凌河,克成厥功者,皆因上创造红衣大将军炮故也。自此凡遇行军,必携红衣大将军炮云。”《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5—6页。​

  • 同上书,第4页。​

  • 同上书,第6—7页。起初他们杀修城夫役为食;夫役已尽,又杀商贾为食,且析骸而炊;最后又杀羸弱的军士为食。​

  • 同上书,第7—8页。11月9日,一支来自沈阳为金军运送给养的部队,带着缴获的火器、大炮和各台归顺之人,一同返回了沈阳。​

  • 同上书,第8—9页。​

  • 《清太宗实录》第十卷,第9页。​

  • 同上书,第9页。当时,佟养性之旧汉兵被分为左右翼两旗,石廷柱是左翼管旗大臣。恒慕义:《清代名人传略》,第79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