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对朝鲜托管政策的确立与苏联占领北朝鲜(第6/6页)

[63]此外,在苏联方案中还谈到,托管应以朝鲜人积极参加并尽早加以落实为重要条件,也反映了政权交由朝鲜人后,苏联仍具有对朝鲜施加影响力的信心。

莫斯科协定公布后,1946年1月18日,莫斯科电台评论员对三国外长会议关于朝鲜的决定进行点评,从历史角度分析了朝鲜经历托管的必要性,“因为朝鲜达到独立的相当的条件还没有具备,迅速消灭日本长期统治恶果的条件尚未具备时,马上宣布朝鲜独立是一空谈”。[64]为驳斥南朝鲜报纸散布的苏联主张托管朝鲜而美国坚持反对立场的报道,苏联塔斯社又于1月24日发布关于朝鲜问题的公报,对原来的美国草案和莫斯科协定作了比较,指出了两者的不同,以此说明苏联的草案才是真正符合朝鲜人民利益、促使朝鲜民族独立的方案。[65]

莫斯科实际上是借托管制确保苏联在远东的整体利益,斯大林的目标是在保证统一后的朝鲜执行对苏友好政策的前提下,参与对朝鲜半岛的控制和管理。但绝不仅仅于此,苏联在远东的另一个目标就是参与对日本本土的占领和管理,这从斯大林轻易同意三八线划分的背后企图便可窥见一斑。当苏军在日本北部地区登陆的计划失败后,斯大林只能采取更为精细和迂回的策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