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储位之争波及内廷(第4/8页)
另外他身后还站着两个女人,看容貌都已年过四旬,一个神采奕奕气质不俗,一个低眉顺目相貌朴实,绝非一般宫女。堂上之人都没有仆从伺候,唯独他身后多两个人,格外突兀。
媚娘正看得出神,徐惠却探出身子拉她臂膀:“姐姐,不可冒见外臣,有悖礼法。”
媚娘只好缩回去,但那美少年的身影却印在她脑海中久久不去,她忍不住问入宫最久的崔才人:“万岁身边那个俊俏郎君是谁?”
“俊俏郎君?”
“十三四岁年纪,有些腼腆娇弱的样子。”
听到“腼腆娇弱”四字崔才人立刻知道了:“那一定是晋王。”
“晋王?”媚娘有点儿不相信,晋王李治之名她是听说过的,但作为李世民之子竟一点儿不像父亲,无论相貌还是气质。
“他是文德皇后最小的儿子。”崔才人话说得轻巧,且带着一丝不屑之色,“晋王自幼体弱,至今还留在宫中,这位皇子跟他哥哥们不一样,娇气得很!”
媚娘倏然想起昔日洛阳之时,李世民曾对她提及,他有一个儿子长得很像长孙皇后,还说要把他留在身边——想必就是晋王吧?此儿像母,想来长孙皇后也一定是国之殊色。
“他身边还跟着两位宫人,看样子都年岁不轻了,又是谁?”
“最好笑的就是她二人,跟庙里的哼哈二将一样,年纪稍轻的是薛婕妤……”
“婕妤?”媚娘越发不解,“我怎不知宫里还有一位薛婕妤?”
“薛婕妤是先皇的嫔妃,文德皇后生前请她教晋王读书,所以留居皇城。另一位姓卢,是晋王的乳母。”
“乳母?晋王的年近舞象,不算小了,怎还要乳母整日相随?”媚娘也觉好笑,她印象中自己记事以来就不需乳母相陪了。
“他幼时多病,又没了母亲,万岁未免有些偏怜。薛婕妤教他读书,卢夫人照顾起居,晋王对她俩颇多依赖,久而久之就离不开了。”
媚娘感觉此事甚是荒唐,连连摇头:“圣上是果决英武之人,怎纵容儿子至此?”
“唉!帝王之家也有世人常情。”崔才人叹了口气,“说起晋王倒也是善良至孝的好孩子,颇能哄圣上高兴,再则文德皇后除他之外还留下晋阳、金城两位更小的公主,有这个哥哥留在宫里,陪着两个妹妹也是安慰。晋王离不开万岁,万岁更离不开晋王,莫说叫他出镇外藩,前年刚在保宁坊给他建了王府,结果才住三天万岁便不忍了,又把他接回宫里。抛开性情才干而言,其实万岁最疼他啦!”
“善良孝顺也算个佳儿吧……”媚娘勾起心事——我身在宫中,即便想在母亲膝前尽孝也是不能。
崔才人却不这么看:“生于帝王之家,善良未必就是好,他那俩哥哥……”话说一半她意识到自己话太多了,虽说媚娘是直率之人,不至于存心害她,但这话题实在危险!
其实崔才人过虑了,大家都是寂寞深居之人,今天有了热闹都三三两两向堂上张望,议论各自的话题,没人在意她的话。唯独徐惠认认真真注视廊下的乐工,喃喃道:“昭和乐……又是昭和乐,皇帝举酒则奏昭和之乐。奏了三次,万岁已敬了三杯,不知群臣们又敬他多少……万岁忙于国事日日操劳,可不该喝这么多啊!”
“是魏王!”不知哪位才人嚷了句,“魏王离席下拜,是受赏了吗?”
媚娘忙回头观瞧——闻名不如见面!魏王之名震天下,甚至压过太子一头,但长相实在不敢恭维。他像父亲一样高大,但身材却臃肿肥胖,粗胳膊粗腿,胖得看不见脖子,圆鼓鼓的大肚子,连下拜都很吃力,虽说从厢房望去看不见正脸,想必也是肥嘟嘟无甚好看。
这一刻,媚娘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如此正式的宴会,魏王、晋王都在,太子怎么反而没来?
关于太子的种种离奇之举,朝廷上下无人不知,早已不是秘密。李承乾自小好武,虽因坠马摔伤一条腿,却未因此消减玩乐的兴致,据说他私自招引了一群突厥人,整日在宫苑厮混,与俳优艺人杂坐,喝酒跳舞通宵达旦;还经常化装成突厥首领,带着亲兵玩“打仗”的游戏。每当这种荒唐的游戏进行到高潮时,承乾总会仰面倒地装作阵亡之状,部下们就要按照他的指示骑马环绕他的“尸体”痛哭流涕,一边哭一边还要按照突厥人的风俗割耳嫠(lí)面、血泪交融,而在众人的痛哭声中他又一跃而起,仰天大笑:“等到我坐天下,当率一支劲旅前往金城,委身突厥可汗阿史那思摩,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