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军改 收纳 天下太平(第4/5页)

这些肥沃的土地加上从前土地上那些熟练农民,全部被按照屯田田庄的规程重新整饬之后,归入了胶州营的产业之中。

平素里孔府有个大事小情,士林文人总会有大批的人跟着大惊小怪,感慨抨击,但这些举动,却没有什么人站出来跳脚。

现在大家可都是齐国公系统的人,不能为了外人伤了和气啊,如果有心人去关注下,前后十年间,山东各处文章,就会发现很多同一个人写的同一件事,看法和评价完全是相反的,的确是可笑。

所谓文人无行,大概说的就是此种现象了。

对下面军队的改变,李孟和一干智囊已经是尽量的采用变动较小的方式,各地的骨干部队基本不动,在扩充的同时实行改变,提升官职,实际上原有的指挥权没有变化,包括两营合一团,实际上团守备和副守备就是原来的两名营千总,按照功劳大小和年资分为正副。

可将近二十万部队的合并改编,牵扯到的方方面面实在是太多,保守的估计也要到七月底才能初步完成。这还只是现有部队的改编,并不包括新近招收的新兵。

而且这次的扩军五万,几乎是把各个屯田田庄和武装盐丁之中适合从军的人员一扫而空,护庄队有维护田庄安定的职责,武装盐丁有负责地方上安定的职责,抽调到军中,地方上的安定这也是个大问题。

几经斟酌之后,还是有各军负责招兵的军官带着助手直接下到地方,在招兵所在地训练新兵,并且同时从屯田田庄的庄丁之中招募新的护庄队,还有在地方上那些亲胶州营家族之中招募武装盐丁,这样就算是有什么乱子,也可以就地的应变。

这个过程又要花费不少的时间,不过如今的胶州营的招兵却不是从前可比的,从前是要用足饷足粮保证,而且还要威逼利诱。

现如今的屯田田庄的屯田户们都知道,眼下外面的,特别是山东的年景渐渐的变好了,外面的那些平民百姓过得都是颇为快活,可自己是半农奴的身份,却不能享受到这样的福利,目前想要脱离这样的身份,唯一可行的手段,就是自家有子弟去当兵,只要去当兵,在去年颁布的“屯田军属改籍令”规定下,士兵家属立刻可以去除屯田户的身份,并且在几年之后又和外面军属同样的优惠待遇。

而要想要当士兵,就必须先加入屯田田庄的护庄队,这层层级级的利益牵动,自然是让屯田户们无比踊跃的参军,无比踊跃的参加护庄队,这甚至都有了一个副作用,那就是青壮不愿意生产而愿意操持武力,又是让屯田田庄的管理者焦头烂额,好歹是稳定了下去,保证了生产。

至于武装盐丁,那可是中上人家以及更上层的山东大族,表示自己和胶州营系统亲密的重要象征。

谁家的孩子和子弟在武装盐丁之中服役,那就说明这家人是和胶州营站在一条阵线上的,如果谁家在武装盐丁中服役的人多,或者是担任一定的职务,那就更了不得了,那说明这家人和胶州营的关系非同凡响。

兖州府豪门众多,其中有几家是将近两百年的传承,都是鲁王当年获封山东就成家立业的大族,豪富无比,但地位却比不上其余几家新起的豪族,原因就是他们是最后才加入李孟的体系之中。

这几家这么大的家族,每家也只有一两个在登莱之地担任盐丁,相比于其余几家都有担任队长、中队长的,自然说话的声音也要小很多,山东平民良家子,都是对胶州营那些三十岁左右,就已经是总兵、参将,镇守一方的大将极为的羡慕,对参军报名都是非常的踊跃,可胶州营有了武装盐丁和田庄的护庄队两个预备役系统之后,已经很少在平民百姓之中招收新兵了。

此次武装盐丁招募,贫富人家,贵贱族裔,都是纷纷踊跃报名,一时间也是热火朝天,要知道,大明把百姓分为几等,有些人即便是参军也不会得到正常的待遇,而在胶州营这边,则是一视同仁,公平对待。

招兵工作除却工作量繁重之外,其余都是进展顺利,山东上下对这个结果颇为的满意,目前一些是按部就班的开展,所需要的无非是个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