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苏联的存与亡都是我们的营养(第7/16页)
黑帮和政府的另一个差别是不会去主动维护、建造基础设施。当然,俄罗斯也不再有钱维护基础设施,所以黑帮才能在基层替代政府。由于20年没有改造线路,大量的电力被浪费,再加上老电站屡屡出问题,俄罗斯这个资源大国的电价在过去几年翻了一番,预计今后几年还要持续上涨。
最近几年,每年夏天俄罗斯都会有森林大火,几乎每次大火都会有军事基地被烧毁、军火库爆炸的新闻。原因就是俄罗斯森林消防体系瘫痪,消防设施废弃,甚至连防火带都没人清理,所以一烧一个准。而俄罗斯军人盗卖武器装备更不是什么新闻了,苏联解体时曾经有5艘航母,除了“库兹涅佐夫”号还能开动,其他四艘“基辅级”分别被以废铁的价格卖给了韩国、中国、印度,之所以卖掉是因为海军官兵拆掉了舰上所有值钱的金属,就算拉到北极圈去封存,也无法阻止留守舰员拆掉钢板、玻璃、缆索修理自己的房子。正在为印度翻新“戈尔什科夫号”的北方造船厂负责人曾经心痛地说:“航母不是鸡肉,放到冰箱里不能保鲜。”整个俄罗斯,除了几家私立医院外,几乎全部医疗设施都是20世纪70年代制造的旧货,中国的临床医生到俄罗斯公立医院工作的话,会发觉自己完全不适应几十年前的硬件水平,对复杂病例完全没办法诊断。
电力出问题会立刻停电,医疗和消防出问题会死人,所以俄罗斯好歹还是拿了点应急资金去补窟窿。但是自来水、道路这些东西,破旧一些也不会很扎眼,所以失修最厉害。1992年的时候,俄罗斯还能每年铺设3000公里的自来水干管,到了2000年,每年只能铺设600公里。农用道路,1992年俄罗斯每年要修2万公里,21世纪每年整修300公里。这种建设能力,不要说增加,维持原有设施的折旧更新都远远不足,只能放弃大部分地区的道路维护和供水供电,集中力量保证莫斯科、彼得堡等大城市。20年来,俄罗斯已经废弃了上百个城市和几千个居民点,有的是因为基础设施破损,有的是因为维持不了邮政、交通和食品供应,有的连房屋都已经无法居住。
中小城市基础设施衰败的结果是俄罗斯大城市房价高涨,其他地区的房子无人居住。在俄罗斯的亚洲部分,几百美元可以买一栋别墅,但在莫斯科,几百美元还买不到一块瓷砖面积的公寓楼。面对畸形的房价,俄罗斯政府也无可奈何,只能宣布今后将把人口集中到20个都市区,彻底放弃中小型居民点。在这之前,许多俄罗斯边防部队已经要自谋生路了,靠走私来解决军饷。只要看看这几年国内如雨后春笋般建立野生动物园,哪个都要养几只“东北虎”,中国哪来的那么多老虎?比之中国,根本就没有老虎的美国更是有近2000只老虎被作为宠物圈养,这些老虎的来源不说自明。按这个趋势发展下去,俄罗斯甚至可能会保不住最重要的资产——土地。
衰败中的国家不一定没有人发财。
有接近10年的时间,俄罗斯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谁能勾搭上苏联的官僚或政治新贵,谁就能把苏联留给俄罗斯人的遗产变成自己的第一桶金。排在福布斯富豪榜里的俄罗斯人,名下的企业几乎全都是苏联的超级国企。
工业不是一家一户的事,要讲系统配套,富豪们的争斗把复杂的工业部门拆成了个体户。再经过互相吞并组合起来的时候,大部分工业已经废弃。剩下的都是乌拉尔矿业公司、诺里斯克镍业这样的资源型企业。
俄罗斯最后一样吊命的法宝是苏联的军事遗产。兵器工业一般开发周期较长,所以即使科研体系散架了,兵工企业卖存货或者已经定型的技术也可以混好多年。更何况本来苏联就和美国水准差不多,远远领先其他国家。中国的Su-27、印度的“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和Mig-29、越南的基洛潜艇、伊朗的S-300防空导弹都给俄罗斯带来了不菲的外汇收入。连美国的盟友韩国都借着讨债的机会买了一批T-80坦克。核潜艇这样的战略兵器虽然不能卖,但俄罗斯可以连教官一起租给印度。现在,在俄罗斯之外服役的BMP-3型步兵战车比在俄罗斯国内服役的要多好几倍。俄罗斯已经永远地放弃了当超级大国的想法,赚点小钱能凑合着过日子也是一种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