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纸币做的老虎就是纸老虎(第14/18页)
美国能赚到钱,就能继续控制石油,能控制石油,很大程度上就控制了工业国,有了工业国的工业产能为美元做担保,就能继续印钱。印钱反过来加强了美国的控制力。这个暴力——财富的循环就是美国人坐地分赃,不干活也分享世界经济增长的更深层次原因。
这个秘密乔良将军在《美元为何而战》的著名演讲中揭示过——从“地缘战争”转向“币缘战争”,这绝不仅仅意味着词汇的变化,而是冷战以后霸权形态的根本转变。
一个真相:海军是美国的海上收费站
一般来说,世界上的国家分两种,靠自己的和靠别国生存的。自食其力的是大多数,生产率高、资源多就舒服一点,生产率低、资源贫乏就勒腰带过日子。靠别国生存的又分两种,指望援助活着的叫附庸,用暴力强迫别人供应资源的叫帝国。当一个国家已经离不开暴力获得的资源时,这个帝国就上升为帝国主义了。
美国从自己造东西转变成一个靠暴力获得资源的帝国,这个转变是在20世纪70年代。读者应该知道那是冷战时期。既然是冷“战”,地球上就不止美国一个超级大国,另一个超级大国苏联的军队也同样有全球性的影响。更别说还有中国这种能和美国正面打朝鲜战争的国家。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和西欧加起来,面对苏联在东欧集结的装甲洪流都瑟瑟发抖。这样的国家为什么能强迫全世界接受变成纸片的美元呢?为何全球通行的是美元而不是卢布?或者说,为什么卢布的通行程度没有和苏联的军事力量成正比?
相对苏联,美国的优势始终在海空军,尤其是海军。冷战期间,虽然苏联一度在陆军上占有压倒性优势,但在海上,苏联的目标始终只是破坏美国的制海权,保证自己的战略核潜艇有发射阵地。在美国拥有十几个大型航母编队的同时,苏联只在解体前才开始建造与之相当的“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从未建成。到现在俄罗斯也只有一艘和“瓦良格”号差不多的准大型航母。除了航母编队之外,美国在整个世界保持几十个大型海军基地,随时可以用来补给舰队,提高舰队的出勤率,一艘船可以当别人两艘船用。综合来说,美国海军的作战能力几十年来始终等于世界其他国家之和。
海洋本身不能种地,不能造工厂,不过地球上70%的面积是水面,2/3的人口,4/5的大城市都分布在沿海平原上。海平面上升一米,就会有10亿人失去家园,可见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经济发达,自然就需要巨大的运输量,全球化时代,经济越发达,进出口的需求就越大。正好水运廉价,成本是公路运输的1/10,铁路的1/3,所以全世界70%的运输由海运承担。大宗的资源,如石油、煤炭、铁矿石,国际运输几乎全部通过海运来完成。如果海运被阻断,几乎所有国家的工业都会出现崩溃。
这样看来,强大的海军相对陆军而言,更能控制全世界的贸易。只要美国海军还等于世界其他国家之和,世界上最便捷的贸易通道,世界各国的经济命脉就垄断性地捏在美国人手里,美国人就是世界贸易之王。只有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资源丰富,用铁路和管道作为主要运输方式的苏联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但苏联改变不了大多数国家依赖于海运的现实,也就没法阻止世界大多数国家向美国低头,只能默认美元的霸权地位。
掌握海洋不意味着美国人需要亲自下场搞运输,世界最大的海运公司是丹麦的马士基。美国商船队,算上挂巴拿马等国方便旗的船队,也就是全世界百分之五六的样子,而且还在不断卖掉自己的航运公司。
不过只要美国有能力切断或者保护航线,随时登陆敲打不听话的国家就行了。美国或许不能通过洗脑强迫别人相信美元有价值,但只要控制了海运,美国可以只允许接受美元的国家参与国际贸易,全世界也就没法不接受美元。
因而完全可以说,美国印钞机的核心部件是舰队、飞机和海军陆战队,因为它们赋予纸片以价值。位于华盛顿的美国财政部和国家印钞厂只是给美国海空军打个下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