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割据江东从杨行密到李景(第3/24页)

这时的高大人因为饥饿难耐,正蹲在地上煮皮革吃。有人惊惧万状来告高骈:“令公,有人要杀我们了!”高骈不信:“哪有这等事,想必是秦彦给我们送吃的来了。”整肃衣冠,立阶下等待美食。哪知道闯进来的不是秦彦,而是刘匡。还没等高骈问话,众人就上前把高骈扑倒在地,连踢带打,边揍边骂:“逆贼高骈,上负天下,下残士民,今天我等要为扬州百姓讨还公道!”

高骈被打的眼冒金星,正欲辩解,众人刀兵齐下,高骈毙命,唐光启三年(公元 887年)九月,一代名将高骈就这么离开人世(何其荒唐,何苦悲哀!)。而跟着高骈饿肚子的家属人等,一人一刀,送上黄泉路。然后挖个大坑,把尸体踢到坑里,埋掉了事。

毕师铎出兵去袭击俞、姚所部,二人没有防备,被杨行密杀个过瘾。随后杨行密就在高骈那里告了二人的状,高骈这里早就被吕用之骗傻了,信以为真,重赏了杨行密(高骈一代名将,居然蠢成这样?!)

是杨行密,怎么写成了毕师铎?每节都发现错字,惭愧中。以后重新整理,对前面的几大章用动大手术,尤其是唐末,交待的不是特别详细,所以以后要增加一些唐朝的事情。

城外的杨行密得到高骈的死讯,很难过,毕竟高骈待自己不薄,杨行密让三军将士尽皆带重孝,自己带头,冲着扬州城号哭三天三夜。高骈对杨行密有大恩,哭哭恩主也是应该的,如果没有高骈的提携,杨行密不知道哪年才能混到这个地步。

当然杨行密这也是条苦肉计,在部下面前表演一下:“看我杨某人如何忠义无双,弟兄们学着点。”杨行密怀着对毕师铎等人的刻骨仇恨,开始攻城,不过一时没攻下来。杨行密决定困城,饿死毕师铎。

这招果然阴毒,反正扬州附近有的是粮食,杨行密能等得起。城中的毕师铎就惨了,被困了半年,别说粮食,草都吃没了。城中粮食价格一路飚升,但有价无市,有再多的钱也买不来粮食。钱固然重要,但比钱更重要的是粮食,钱有时可以买到粮食,但有时一粒也买不到,因为别人要吃了活命。

城中百姓比毕师铎还要可怜,因为军粮吃光了,秦彦所带的宣州军开始做起了人肉买卖,死人肉也卖,活人杀了再卖,跟屠宰场一般,扬州城中血流成河(惨不忍睹!)。即使这样,扬州也坚守不了几天了,人肉吃光了还能吃什么?吃自己的肉?那还不如自杀呢。

唐光启三年(公元 887年)十月,杨行密围城也有几个月了,夜长梦多,杨行密不想再等下去,命众军攻城,毕师铎和秦彦居然还有力气顶住庐州军的狂攻。杨行密越打越泄气,想收手回师。正在犹豫间,当天夜里,狂风肆起,大雨劈降。杨行密突然改变主意:“此正破城时也。”决定利用天时袭破扬州。杨行密让吕用之手下张审威带着三百不要命的弟兄,趁雨夜模糊之际,城上守军多饥困难耐,张审威等人爬上城来,打开城门。

毕师铎和秦彦已经知道杨行密即将入城,知道自己如果落到杨行密手里,不定被杨行密给活吃了。忙问“扬州临时作战总指挥”王奉仙:“大师给弟子指条活路吧,我们可不想做杨行密的盘中餐。”

奉仙大师骂道:“你们这两个笨熊,没读过兵法?”二人齐道:“读过,哪句?”王奉仙呸道:“猪!孙子曰过,走为上!”二人大悟:“好主意!手长的打不过腿长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瞧你俩这点出息!)众人开门逃去。

杨行密见张审威得手,麾军冒雨杀入扬州城。入城后,全城地毯似搜拿毕师铎,可惜刮地三尺也没找到。这时杨行密惊愕的发现:城中百姓遍地饿殍,存活下来的只有几百人,而且都饿的跟鬼似的。杨行密善心大发,急命人运粮到城中,让这些幸运的百姓吃了个饱。战争的残酷勿庸多言,不仅军人能感受的到,乱世中的百姓比军人更能体会战争的残忍,有句俗语讲的好:“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人。”

唐光启三年(公元 887年)十月,杨行密在扬州自称淮南留后。但这时的扬州城已经被战争扫荡的近乎彻底破产,杨行密有些犹豫,是不是要回庐州。没等杨行密考虑好呢,盘踞在河南腹地的“大蔡皇帝”秦宗权也想得到扬州,派弟弟秦宗衡为帅,孙儒、刘建峰、马殷、许德勋等人为副杀到扬州城下。落难的毕师铎、秦彦没地方去,只好厚着老脸,混进了秦宗衡的队伍里,一起攻打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