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1.三张纸牌的游戏(第17/17页)
有个仆人进来了。“先生,外面有两位年轻人,指名道姓地要找您。”
他抬起头。“是吗?”
“是理查德•克伦威尔先生和雷夫先生,带着您府上的仆人,等着接您回家。”
他明白这场晚宴的全部目的就在于提醒他: 提醒他脱身。他会记住这一切,记住这致命的席位安排: 如果真是致命的话。那刺刺拉拉的轻响,那石头破裂的声音;是远处传来的墙壁在垮塌、泥块在脱落、石头砸在人们脆弱的头骨上的声音吗?那是基督教世界的屋顶砸在它下面的人们身上的声音。
蓬维希说,“你有一支私人军队呀,托马索。我想你得留心自己的背后。”
“你知道我会的。”他环视了一下房间: 最后看了一眼。“晚安。晚餐很不错。我喜欢鳗鱼。能让你的厨师来见见我的厨师吗?我有一种新酱料,在这个季节能帮人提神。需要肉豆蔻,生姜,再加些切碎的干薄荷叶——”
他的朋友说,“我请求你,请你一定要小心。”
“——少量的,但只能是很少量的蒜——”
“下次不管在哪里就餐,千万不要——”
“——还有面包屑,只要一点点……”
“——跟博林家的人坐在一起。”
[1] 约伯为《圣经》人物,虽经历失去家人、家园、财产等磨难,依然坚持信奉上帝。常用于形容某人极其耐心。
[2] 主显节又称显现节,即每年的1月6日,是基督教节日,以纪念耶稣显灵。主显节前夕,1月5日夜,传统上标志着圣诞期的结束。
[3] 指《圣经》故事中向初生基督朝圣的东方三博士。
[4] 英国传统节日,时间为五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5] 主教职位的原文bishoprics与bishop’s pricks(主教的阴茎)谐音,故有此译。
[6] 英国人对梅毒的称呼。
[7] 即法国国王,也称“弗朗索瓦”或“弗朗西斯”。
[8] 拉丁文,意为“已做必要的修正”。
[9] 基督教复活节前一段时间要吃斋、戒欲和忏悔,以纪念耶稣旷野守斋,在西方教会里,此节日从复活节前第七个星期三到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六。
[10] 伊拉斯谟(约1469—1536),荷兰人文主义者和学者,北欧最重要的文艺复兴学者,对教会的讽刺作品包括《家常谈》(1518),为宗教改革铺平了道路,不过,他反对宗教改革中使用武力,并在其《自由抉择》(1523)中对路德进行了谴责。
[11] 法语,意为“信件,总是有信件”。
[12] 法语,意为“是流浪的犹太人”。
[13] 霍克伍德的原文“Hawkwood”被意大利人读成“Acuto”,后者意为“针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