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康熙玩的是寂寞(第7/12页)
康熙:"……狗……哪里有狗?"
孝庄:"就是你鳌拜爷爷!"
康熙:"不是吧,鳌爷爷一直保护我,爱护我……"
孝庄:"正因为他太过于忠心,你才必须要杀了他,他的忠心已经构成了你人生成长的最大障碍,如果你不能够冲破这层保护网,破茧而出,你就永远也不可能成长为一个男人,充其量不过是像你父亲那样,只不过是皇家的一匹种马,除了配种繁衍,别的用处,一概也没有,我想你肯定不希望自己也这样吧?"
康熙:"……这个……好像也蛮好……"
孝庄:"杀了他!"
康熙:"老奶奶,你听我说,咱们家不是讲仁义吗……"
孝庄:"杀了他,杀了那条狗,就是最大的仁义道德。"
康熙:"……我不敢……"
孝庄:"杀了他!"
……和祖奶奶孝庄商量过后,康熙回到宫里,琢磨过来,琢磨过去,一想到鳌拜那粗胳膊粗腿,他的头皮就发麻,有没有个什么好办法呢?有了!他找来一堆少年子弟,每天让他们在宫中练习摔跤。鳌拜进来看看康熙,被这伙小朋友群拥而上,将他放翻……开玩笑吧?鳌拜想,等到他的双手双腿都被捆绑起来,他才知道自己的麻烦大了。
第63节:还有一条狗(1)
《清史稿》上说:"……庚申,王大臣议鳌拜狱上,列陈大罪三十,请族诛。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其弟穆里玛、塞本得,从子讷莫,其党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噶褚哈、济世,侍郎泰璧图,学士吴格塞皆诛死。馀坐谴黜。其弟巴哈宿卫淳谨,卓布泰有军功,免从坐。"一条忠心的老狗,就这样被成长中的少年除掉了,从这一天开始,康熙再也不是一个小孩子了。他的人格已经形成,心理迅速成熟。而且这一事件,构筑成了他此后的心理模式。他此后的一生,将是在找一条忠心的老狗并将之杀掉的过程中行走。
还有一条狗
自从除掉鳌拜,康熙皇帝就养成了一个专心致志找别人麻烦的习惯。凡是被他盯上的人,都会面临着他给出的难题,这道题等闲智力那是解不开的,只能拼个鱼死网破……嘿嘿,你敢跟皇帝拼命,正好求之不得……于是康熙的文治武功之上,又添加了一项记录。
第一个被康熙盯上的,就是平西王吴三桂。说起这吴三桂来,也是一代枭雄,他在11岁那年,遇到异人,携之入山,学到了一身惊人的本事。但这本事好像没帮上他什么忙。先是他替大明朝的崇祯皇帝镇守边关,与清兵血拼,正拼得起劲,忽然间李自成进犯京师,崇祯皇帝急命吴三桂赶回去救驾,可这道调令发得太晚,吴三桂刚刚走到山海关,崇祯皇帝已经抢先一步吊死了。
吴三桂孤军难立,就决定顺应潮流,和大家一起投降李自成。不承想李自成玩他,抢走了他的爱妾陈圆圆不说,还将他的父亲吴襄抓起来,大板子夹脑袋再教育,逼得吴三桂只好再次反叛。反叛的结果,是惹毛了李自成,李自成就率了二十万的流寇大军,气势汹汹地开到山海关,要干掉吴三桂。
吴三桂没咒可念,只好向大清多尔衮借兵。多尔衮那厮也不是吃素的,趁机摆了吴三桂一道,假装应允,两家合兵,等到了战场上,却按兵不动,除非吴三桂剃头才行……这时候的吴三桂,是猪八戒三面照镜子,四面不是人,干脆一咬牙,就此归附了大清,从此替女真人攻城略地,干得非常卖力,满清人看得高兴,就封吴三桂为平西王,将广西划为特区,行政权、司法权、财政权,军权……一股脑儿地都给了吴三桂,以示信任和恩宠。
到了康熙时代,吴三桂的利用价值已经基本上算是消耗尽了。既然已经缷磨,自然合该杀驴,这个道理,吴三桂也不是不懂。
既然吴三桂懂事,那就好办了。削藩!也就是取消广西特区的意思。
削藩令一下,群臣大恐,纷纷上书表示反对。为什么大家反对呢?表面上的理由,是担心这么个搞法,会逼得吴三桂走投无路,造起反来。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完全没这个必要。然而小康熙需要敌人,所以这藩是非削不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