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绝不能碰政治底线(第13/14页)

如果你想说服一个人,直接把你的观点摆出来是不成的。对方会挑毛拣刺,掂斤估两,跟你谈条件要求你让步。最好的说服办法,是为你的方案配备一个极端的对方绝对无法接受的方案,然后把这两个方案摆在对方的面前,由对方挑选。在通常情况下,人们难以被说服,不是你的方案没道理,而是他没有选择。再完美的方案,如果没有选择,也会让人难以接受;再差劲儿的方案,配上更差劲儿的方案来比较,就会变得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李鸿章跟恭亲王走的是同一条路子,都是当着朝臣的面,大骂洋人,而私下里实际上对洋人极为认同。

当着朝臣骂洋人,那是当着蠢人说蠢话,为的是换取蠢人的认可,获得蠢人的支持,以免让蠢人坏自己的事儿。而私下里认可洋人,则是因为洋人确实有道理,至少欧洲的商业文明,明显比中国的权力文化更先进,这是不争的事实。

却说李鸿章轻而易举就摆平了朝臣,为自己的淮军每营添置了两名洋教官。正做着荒淫无耻美梦的军医马格里,就成了淮军张遇春营中的一名教官。

但是这个马格里,太渴望醉生梦死了,区区一个洋教官的薪水,远不足以实现他荒淫无耻的美梦。那么要如何做,才能够让自己的无耻美梦成真呢?

军医马格里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根本性的解决方案:愚蠢者坐等时机,聪明人创造机会。他马格里,为了让自己无耻的美梦成真,他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为自己创造机会。

怎么个行动法呢?

很简单,他越过统领张遇春,直接来找李鸿章。

有好的建议,直接找大老板,大老板一句顶一万句。有了好主意不去找大老板,只找上级主管的话,或是被主管否决,或是被主管抢走创意居功,这种事在职场和官场上屡见不鲜。而马格里能够避开主管陷阱,可知此人有点儿想法。

建立第一家兵工厂

洋军医马格里,来找李鸿章:李大人安好。

李鸿章:你有事?有事去对你的主管张遇春说,别什么事儿都来找我。

马格里:不是李大人,前些日子,我听说大人从黑市买了炮弹?

李鸿章:怎么了?本官买炮弹怎么了?

马格里:李大人,那枚炮弹的情形,我多少是知道点儿的。是个小偷从英国兵舰上偷出来的,是枚十二磅的炮弹,市场价格三两银子。可是李大人,你花了三十两银子才把炮弹买回来。

李鸿章:别跟老子提这事,你一提这事儿老子就上火。你们英国人心眼儿坏透了,有好武器也不卖给老子。没错,老子是花了三十两银子,买了枚价值三两银子的炮弹,可这个亏,老子能不吃吗?战场上,多一枚炮弹就能保住多少条士兵的性命。老子的淮军都是子弟兵,每战死一个,家乡父老都把这笔账记到老子头上。我容易吗?你要是有三两银子的炮弹卖给我,老子又不缺心眼儿,岂会花三十两银子的高价去黑市上买?

马格里:大人,我的意思是说,你既然这么急需军火,为什么不自己造呢?

李鸿章:……说什么呢?你会说人话吗?中国人怎么可能造炮弹呢?

马格里:怎么不可能?中国人也是人,不比欧洲人傻多少。再说造炮弹又不是什么难事,大人你为何不试试呢?

李鸿章:又来胡说八道,让我试试,怎么个试法?

马格里:大人,你来看!

马格里转身,搬出一只木箱子,打开,露出里边一个怪怪的东西。那东西看起来有点儿像炮弹,只不过表面上粗糙不堪,带着明显的手工痕迹,黑不溜秋,沉甸甸的,让李鸿章看得满心狐疑,忍不住问道:这……是什么怪物?

马格里:李大人,这就是我自己制造的炮弹啊。

李鸿章哈哈大笑起来:马格里,你快别逗本官了,回去跑步操练去吧,本官这边还忙着呢。

马格里:大人,你莫非不相信我吗?这真的是我自己制造出来的炮弹。

李鸿章:行了行了,你很厉害,会给人看病,会跑步操练,还会造炮弹,好了吧?

马格里:大人,我说的是真话,张遇春统领可以替我做证,我制造这枚炮弹的时候,他就站在旁边看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