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秦王扫六合(第7/12页)

太子丹又派人出重金四处寻求锋利的匕首,最后在赵国找到了“徐夫人”牌匕首。徐夫人相当于现在的王麻子和张小泉。太子丹购得“徐夫人”牌匕首旗舰版一把,花去黄金一百两,用毒药喂了之后,在活人身上做试验。试验结果非常令人满意,只要碰破一点皮,试验者马上就会死于非命。太子丹又为荆轲寻觅了一位副手叫秦舞阳。此人曾经是个少年重犯,十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杀人,走到大街上别人都不敢睁眼看,是由于他的眼中有一股恶狠狠的杀气。

太子丹为荆轲准备好了刺杀秦王的一切准备,就等着荆轲上路,可是荆轲却迟迟不动身。太子丹便怀疑荆轲想返水,于是催促道:“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荆卿是不是还有其他事情,不如让秦舞阳先行一步?”荆轲道:“荆某用不着太子催赶?如果去了回不来,便是孬种!我将要提一把匕首进入生死莫测的秦国,难道多留片刻等个和我一起去的朋友还不行么?如果太子嫌我动身太晚,那我现在就走!”说完,荆轲起身就走。

送行仪式在易水河边进行。太子丹带大批随从和宾客穿着白衣,戴着白帽出现赶来。众人一起祭拜了土地、道路神。击筑声响起,荆轲的好朋友高渐离也来了,荆轲和弦而歌之,唱得是最悲怆的曲调,众人听罢无不潸然泪下,突然曲调陡变,由低沉变为高亢,一股雄浑慷慨的声音发自荆轲的声带,与易水相击,犹如天籁之音,其辞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击筑唱歌是荆轲的平生所好,曾经给他带来无数的欢乐,伴随他度过无数光阴,但没有哪次能与此次相比,因为这也许就是他最后的绝唱。短短十四字倾注了荆轲的全部感情,此情、此景、使命、前途、退路,都是一辈子无法碰到第二次的,也许这是最后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在荆轲的歌声中,众人血潮翻滚,体内荷尔蒙急剧上升,眼睛圆睁,脖子上的青筋突突直蹦,恨不得与荆轲同去。突然,筑声停止,歌声也随之停止,而荆轲也已经上路,头也不回。

虽然秦舞阳的战绩要好于荆轲,可是要刺杀秦王却必须由荆轲领衔,也许刺杀秦王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创造刺杀的条件,捕捉刺杀的机会。这就要求刺杀者必须了解秦国的政治运作,具备一定的社交技巧,还得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这些方面都是荆轲的强项。

荆轲到了秦国,先是给秦王驾前的宠臣中庶子蒙嘉送以重礼。蒙嘉便在秦王面前为荆轲进言道:“燕王害怕大王的威风,不敢以兵相抗,愿举国为秦国的臣属,就像秦国的郡县一样纳税进贡。燕王唯一的乞求是能够继续奉守祖先的宗庙,除此之外,别无他愿。燕王因恐惧不敢空手而来,便遣荆轲带了了樊於期的之头,还将要进献督亢之地。临行之前,燕王拜送于庭,叮嘱荆轲一定要亲自向大王表明燕国的心意,并表示愿听从大王的安排。”秦王听后非常高兴,准备以最隆重的排场接见荆轲。

那一天,在秦国最高级的议事大厅里,秦王摆出了象征着秦国力量的所有排场。荆轲和秦舞阳被搜身查过之后,在引导官的带领下穿过一道道大门,爬过一层层台阶,最后来到了宫廷建筑群的最高位,也是秦国权力成的最高位。表情严肃凝重的秦王端坐在大殿的中央,文武官员立于两旁,雅雀无声,大殿四周的执戟卫士虎视眈眈、怒目而视。草莽出身的秦舞阳哪里见过这等阵势,他对暴力的理解最多不过于街头的斗殴、黑社会团伙之间的火并、仇人之间的对决,或者是杀死一个手无寸铁的百姓。国家暴力的样子超出于他的想象,因此在侍卫的怒目注视下,不由得大惊失色,两股站站,几欲先走。还是荆轲见过大世面,回头笑着看了看秦舞阳,道:“来自北方的粗人没有见识过大王的威仪,未免有些惶恐。希望大王不要与他为难,给他个完成任务的机会。”秦王的眼神从秦舞阳身上一扫而过,停留在了荆轲身上,对于小人物秦王从不愿浪费半点时间。秦王道:“把秦舞阳手中的地图给我拿来!”荆轲双手从秦舞阳手中接过地图,置于秦王面前的案几上。由于蒙嘉事先已经告诉秦王,荆轲送来的是燕国最肥沃的土地,因此秦王也非常想见识一下这块土地,便把身子靠近案几。这时,荆轲和秦王共同面对地图,距离非常近。荆轲将卷着的地图慢慢展开,为了转移秦王的注意力,边展地图嘴里还念念有词,这里是什么山、那里是什么水,这块土地有多大,粮食年产量是多少,就在地图将要完全展开的时候,荆轲的解说嘎然而止,手里却突然多了一把匕首——原来地图的中间卷着一把匕首,正是那把喂了毒药的“赵夫人”旗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