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从中央到两旁(第4/6页)

秦昭王被蔺相如捉弄很生气,被蔺相如训斥也很生气,但还是抵不住和氏壁的诱惑,想杀蔺相如以泄愤,又投鼠忌器,况且那样做很没面子,只好让相关官员拿来地图,在上面勾了十五座城给赵国。蔺相如并不相信秦昭王态度的转变,道:“和氏壁,是天下人共同拥有的宝物,应该受到所有国家的尊重与爱护。我们赵王送壁的时候,斋戒五日,也请大王斋戒五日,并宴请各国宾朋,举行一个隆重的交接仪式。我认为这样做并不过分。”

秦昭王也只好答应蔺相如的要求。虽然秦王态度进一步好转,蔺相如心理还是没底,毕竟身在人手,赵国也不甚强大。保险起见,蔺相如派人将和氏壁送回了赵国。这样一来,蔺相如的处境就极其危险了。得罪了秦王,又没有东西可以要挟秦王,是生是死完全掌握在秦昭王的手中。

面对死亡,蔺相如反倒迎了上去。秦昭王好不容易挺过五天戒肉戒色的日子,去找蔺相如要壁,蔺相如摆摆双手,却道:“秦国自缪公以来,背信弃义就成为秦国外交的重要特征,臣担受骗而对不起赵王,所以派人将壁带回了赵国。天下共知秦强赵弱,如果秦国对赵国将信义,赵国绝不敢对秦国不讲信义;如果秦国对赵国不讲信义,赵国也不能把秦国如之何。如果大王实现想得到和氏璧的话,就请先将十五座城交付给赵国,赵国绝不敢不把壁奉上。臣知道欺骗大王的结果是死路一条,那么请大王支起大锅,燃起大火,将臣煮杀。”

蔺相如一席话说得秦国君臣面面相觑,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区区一赵国的使臣竟敢在天下最强悍的君王面前耍花枪。此时此刻,蔺相如的性命完全掌握在秦昭王的手中,秦昭王要想杀死蔺相如比杀死一只蚂蚁都容易。然而秦昭王情商极高,生气的时候还能保持从国家利益出发考虑问题。杀死蔺相如就意味着秦赵之间兵戎相见,虽然秦强赵弱,但赵国并不是秦国唯一的敌人。从整体考虑此时与赵开战,并不符合秦国的利益。况且,从蔺相如身上,秦昭王也看出赵国有人才,并不好惹。基于以上分析,秦昭王强忍怒气,道:“杀了蔺相如,也无法得到宝壁,还破坏了秦赵之间的友谊。不如好好招待蔺相如,送他安全的回去,赵王定然不会为一壁欺骗秦国。”

蔺相如如英雄凯旋般回到了赵国,马上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大夫。以城换壁一事经过这么一闹也没有办法继续进行,最后无果而终。

以上是蔺相如的传奇发家过程。新的机遇与挑战还不久就会来到。

过了一段时间,秦国准备对右翼的楚国动手。动手之前确保左翼的安全是十分必要的。在这种背景下,秦昭王发贴邀请赵惠文王到渑池开会,目的无非是稳住赵国。赵国这时也需要与秦国保持和平,因此就答应了秦国的邀请。但是赵惠文王有楚怀王被扣留的前车之鉴,担心秦国借开会的目的进行绑票,因此就有点的犹豫。廉颇、蔺相如进言道:“如果大王不敢去,便是赵国向秦国示弱。这可不是赵国的风格。”

赵国为赴会做了进行的准备。由于蔺相如在外交活动方面表现出来的优秀才能,被赵惠文王带到了身边。廉颇还提醒赵惠文王做了最坏的准备:如果有个三长两短,新君马上登基,以防秦国要挟。

公元前279年,两国之会在渑池如期举行。由于此次会议的官方主题是“和平”,因此吃饭喝酒的时候很多。在一次酒席宴上,秦王貌似喝多,突然对赵王道:“听说王兄也是音乐发烧友,在管乐方面造诣很深,能不能为大家演奏一段瑟。”赵王没有多想,吃饭的时候来点音乐助兴也是很平常的事情,于是当众演奏了一段瑟。岂知秦王居心不良,面色马上由休闲娱乐版变成了官方正式版,召来秦国的史官,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聚会的时候,命令赵王鼓瑟。”蔺相如见秦王蓄意欺压赵王,抢步上前,轻描淡写地道:“臣在赵国就听说秦国文化浓郁悠长,上至君王下至黎民都会两手。今日盛况,请大王为大家击缶助兴。”说着,蔺相如将缶递上。缶的发生原理大概与木鱼类似,陶瓷制成。秦王满脸不高兴,拒绝击缶。于是蔺相如向前行进数步,离秦王的距离大约在五步之内,再次进缶。这个距离蔺相如是设计好的,五步之内,秦王身边的卫士来不及保护,而蔺相如的剑就可以发挥威力。秦王依然拒绝。蔺相如脸色一变,由和颜悦色变成了横眉立目,怒道:“五步之内,相如的鲜血会溅射在大王身上。”秦王左右卫士,操戈欲向前。蔺相如眼睛一瞪,示意他们注意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卫士投鼠忌器,不敢动弹。秦王只好乖乖做了不吃眼前亏的好汉,接过缶胡乱地敲了几下,艺术水准与赵王天壤之别,但就足够了,赵国史官早就准备多时。蔺相如回头对史官口述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亲自为赵王击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