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东方霸主(第10/16页)

田忌道:“齐城,高唐两大夫是公认的大饭桶,不过他们可不这么看。”

孙膑道:“饭桶也有饭桶的用处,他们在蠢事的时候有他人所不具备的优势,聪明人干蠢事的时候会被别人怀疑,笨蛋干蠢事会被认为理所应该。进攻平陵的任务可以交给他们两位。”

于是齐城,高唐两大夫率领本部人马向平陵杀去。(作者按:平陵位于魏国边境,南有宋国,北有卫国,途中有魏国的市丘。平陵城小而县大,人口密集,内有魏军重兵防守,外有宋卫军协防。)

齐城,高唐两大夫受到重用,心情非常舒畅,干起活来也非常卖力气,一到平陵就开始猛攻,但攻来攻去总是没有进展,急着两人直怀疑自己智商有问题。远在邯郸的庞涓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乐得哈哈大笑,道:“齐国人许久没有打仗,连最基本的作战常识都忘了,进攻平陵简直是自寻死路。”庞涓把喜悦和对齐军的蔑视浅浅的埋藏在心里,先不急着表露出来,而是将全部精力集中在眼前久攻不下的坚城邯郸。

齐城,高唐两大夫依然在不得要领地进攻着平陵。其实这也怪不得他们俩笨,不笨又能如何?即便孙膑田忌来了结果也一样。两人率军攻了好久,城也没有破,被折腾的够呛,更糟糕的是齐军的粮道还被市丘的魏军截断。在两人惊慌不知所措的时候,魏军开始防守反击了。城中的魏军联合宋卫从城中杀出,一阵混战,齐军全军覆没。齐城,高唐两大夫完满地完成了田忌分派给他们的充当饭桶的任务,死得其所!

两大夫的死让田忌、孙膑很难过。庞涓可不是吃素的,不下血本,根本骗不过他。消息传到了庞涓那里,庞涓的喜悦和对齐军的蔑视又加深了一层,但他依然坚定不移地强攻眼看告破的邯郸。这多少有点出乎孙膑的意料之外。庞涓也确实名不虚传,眼见齐军在魏国腹地左突右冲,丝毫不为所动。他知道打败齐国的前提是先确保赵国失去作战能力,否则赵齐联手,魏军必败无疑,因此他才一门心思地攻打邯郸。

孙膑见齐军主动找打并没有引来庞涓,便又玩弄新花样。他选出军队中形象最差,举止最不文明,身体最弱的士兵组成了一只小分队,驾着战车去围攻大梁。本来大梁已经够大了,这只小分队连个角都围不上,然而他们在孙膑的授意下还沿着城墙分散开来。这帮人在城下吊儿郎当,骂骂咧咧的巡视了一周,然后风一般地又跑回去了,倒把城头上了的魏国兵乐的够呛,心说就齐国兵这徳性还要攻我大梁?

庞涓听到这个消息后也被逗乐了,看来齐威王徒有虚名,手下尽是一些酒囊饭袋。此时庞涓已经攻克了邯郸,和逃亡在外的赵国政府签订了停火协议。齐军骚扰大梁的行为让庞涓觉得既可气,又可笑,可气的是齐军竟然进攻魏国的国都,可笑的是齐军的素质也太差了。庞涓在邯郸留了一部分占领军,便乘胜利之威回救魏国。庞涓认为齐军是用不着认真对待的,顺便教训一下也就是了,于是命魏军抛下辎重,全速向大梁奔去,巡逻工作也放弃了。

当狂躁的魏军跑到大梁东北部100公里的地方时,灾难降临了。田忌孙膑率齐军的大部队在这里严阵以待。庞涓看到齐军阵中飘扬的“孙”字大旗时傻眼了,有许多种感情和许多个故事一齐涌向他的大脑。但战场不会给他太多的时间来整理思绪,齐军的进攻打响了。这是一场古龙小说中的对决,战前的谋略,心态,气势已经蕴涵着结果,真正的较量只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该失败的遭受失败,该胜利的获得胜利。

于是齐军获得胜利,魏军全军覆没,庞涓被擒,桂陵之战结束。这一年是公元前363年。

桂陵之战由于司马迁的精彩解说几乎成了孙膑一个人的超级大秀场。“围魏救赵”的战术也被写入了军事教科书《三十六计》。但是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凡是就怕认真两字”,尤其是碰上我这种钻牛角尖不要命的人士。查阅了大量史料时候,我才发现优美的故事之下另有隐情,桂陵之战中有很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另外还有许多对事情发展起关键着作用的副线被忽略。

“围魏救赵”其实是我国军事史的一个美丽的传说。以魏国大梁的雄伟,齐军8万不可能给予实质性的威胁。而且赵国首都并没有被救下来。齐军在平陵的进攻,对大梁的佯攻都是假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庞涓轻视齐军。只有这样,庞涓才可能抛弃平时正常的行军准则,狂妄地钻进孙膑布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