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乱局再起(第15/18页)
九姨太刘氏,原是五姨太杨氏的丫鬟,晋升为九姨太后,对袁世凯很有感情。袁世凯死后她也是自杀殉夫者之一,只是因为有身孕,被大家劝下。此后她吃斋念佛,独老空屋。
袁世凯之死,直接改变了这些女人的命运。但反响最激烈的,却是首都的人民群众。
话说袁世凯死讯传出,京津顿时陷入混乱。文武官员成群结队逃跑,不太明白领导们跑什么,但当时的马路上,满载着行李家具的人力车,将道路堵得水泄不通,前门车站人山人海,拥挤不堪,黑市上的票价连翻了数十个跟头,却仍是一票难求。有两百多人买了票却上不去火车,只好临时加挂车厢。还有就是各级领导纷纷将自己的金银细软运往东交民巷使馆区,担心万一发生兵变,到时候唯一安全的地方,就是洋人的使馆区。
当时,大栅栏的丹桂、吉祥戏院正在演戏,突然间停止演出,观众如潮水般涌出,现场秩序大乱。大多数商店立即盘点关门,少数仍然营业的,则物价飞涨。总之是人心惶惶,一片末日来临的悲凉景象。
混乱蔓延进了袁世凯的家,当时袁克定、袁克文双双哭得昏死过去,于是人们坚信这两个儿子已经服毒殉父。
袁克定应该是被家人用力摇晃醒的,睁开眼看到一张张惊恐的脸,家人告诉他,已经有确切消息传来,段祺瑞正带兵前来,要围困总统府,杀尽袁氏满门,让袁克定快点儿想法子,救袁氏全家。
【16.风潮未尽】
于是袁克定疾奔段祺瑞家,质问段祺瑞为何要杀尽袁家满门。段祺瑞却更是莫名其妙,再三解释自己绝无此意,肯定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胡乱造谣。为了稳定袁氏之心,段祺瑞让妻子张氏,带着儿女们去袁世凯家守灵,并住在袁家,以示绝无此意。
然后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并张镇芳四人,打开金匮石屋,找到了袁世凯所写的继承总统名单,名单上写的是:黎元洪、段祺瑞及徐世昌三人名字。这个金匮石屋还是袁克定的主意,并要求袁世凯在名单上写上他,袁世凯答应了,却偷偷瞒着袁克定,把名字改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名单上写着三个人,但推举谁来当总统好呢?
徐世昌率先表态,说:我看就黎元洪吧,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看法。
段祺瑞说:很好。
两人表态之后,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次日,北洋武人大闹国务院,反对黎元洪出任大总统,段祺瑞劝说也不管用,正闹得激烈时,黎元洪的老乡,陆军次长蒋作宾就偷偷打电话告诉黎元洪,说:外边的情形很不好。
怎么个不好呢?黎元洪心里打鼓,就让秘书张国淦给段祺瑞打个电话,试探一下。那边接电话的,却是一个刚刚就职的副官,也不晓得张国淦是何许人也,就凶横地来了一句:总理没工夫听电话,啪嗒挂了。
这情形更让黎元洪紧张,想了再想,他吩咐张国淦:你去国务院一趟,告诉段祺瑞,我不当总统。
张国淦去了,到地方就见段祺瑞被北洋军官们团团围着,段祺瑞已经说了大半天,脸色都泛着病态的红。张国淦插进来一说这事儿,段祺瑞当时就板起了脸,说:你告诉姓黎的,我段某的话是算数的,我的话不会改变。即使有天大的事,我姓段的一力承担,他只干他的总统好了。
张国淦还要再问,段祺瑞却已经火了,重重地捶击桌子,吼了声:他要管就让他来管。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这下子张国淦就更弄不清段祺瑞的态度了,回来后又不敢跟黎元洪说实话,两人提心吊胆地在屋子里坐了一夜,等着北洋兵破门而入。临到天明,却发现只是一场虚惊,于是黎元洪就任大总统。
出任大总统头一桩事,就是惩治洪宪元凶。这个元凶是由六君子及七凶组成,但由于六君子名头太响,七凶社会关系广泛,都有许多人前来说情,剩下来的人数太少,惩办起来不见效果,于是又有两个倒霉蛋,硬是被栽赃为洪宪元凶,此二人者,一个叫顾鳌,一个叫薛大可。
顾鳌不过是一名小小的职员,早年承办过汪兆铭谋刺摄政王案,他之所以被栽赃为元凶,是因为他主笔起草洪宪章典。而薛大可更惨,他以前也曾加入过同盟会,后来跟袁克定混,袁克定弄了张假报纸,而薛大可就是这张假报纸的编辑。但被栽赃为洪宪元凶,对薛大可而言也算是幸运了,他办的报纸冒用了名记黄远生的名字。黄远生登报否认之后,随即逃往美国。孙文直接下令中华革命党美洲支部派出刺客刘北海将黄远生击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