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磨刀一试屠龙技(第7/9页)
为啥打不过?楚英心里上火,就问道。
士兵回答:咱们人多,他们人少,真的打不过……
咱们人多还打不过他们人少的?质疑了一句,楚英终于醒过神来了:是打不过,是真的打不过。自己这边虽然人多,但每人只不过几粒子弹,而人家那边虽然人少,子弹却是打不完的打……感情这革命党是扛着军械库赶夜路吗?
打不过怎么办?为国捐躯?
少扯蛋,既然打不过,那就回去睡觉,上面的命令是吩咐他们拦截歹人,可没说来的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人家那么多的子弹,绝不是自己能够惹得起的,快点回去吧,等明天交差,就说……就说自己已经将匪徒击溃,然后才收兵回去休息的。
于是楚英不再理睬金兆龙,率自己的小队回营睡觉去了。金兆龙这边,则是意气风发的继续前进。
行至南湖阅兵亭,遭遇到马队的巡哨。这支马队,当然也是张彪派来的,担心只有一路人马,拦戴不住党人,所以张彪这边又安排了一路。
双方喊话:别闹了,大半夜的你闹什么闹,快点回营睡觉……然后是激烈交火。金兆龙这边发挥子弹充足的优势,拼命射击个不停,马队兄弟们没有子弹,只能是悻悻退走。
抵达炮队第八标后门。
金兆龙开枪,喝令炮队兄弟速速开门,开炮革命。炮标的党人借机闹将起来,长官们无技可施,也象其它各标一样,翻墙钻厕的躲了起来,由是炮标被革命党控制,迎接金兆龙入内,胜利会师之后,商量行动方案。
金兆龙传达熊秉坤的意见,炮标兄弟要快快拖着大炮奔楚望台,上山,居高临下将炮口对准武昌城,则大事定矣。
可是炮标兄弟却连连摇头,那大炮,都是熟钢生铁铸成,好重好重,死沉死沉,白天行军马拉人拖,尚且走不了几步,这大半夜的……难,太难办到了。
金兆龙大急,把熊秉坤的话重复出来:……城内同志盼炮队进城,如大旱之望云霓……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炮标兄弟若然不能将大炮拖上山,俯瞰武昌城,只怕众家兄弟就全都完蛋了。
有这么严重吗?
比这更严重!义军兄弟糜集楚望台,是孤注一掷,舍家撇业,没有后勤,没有后援的。也就是说,起事的兄弟缺乏足够的后劲,如果今夜不能彻底的控制局面,等到明天早晨水米断绝,义军就会不战自溃。
所以炮标兄弟一定要想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拖炮入城。
炮标的兄弟们商议过后,决定先弄三门轻便小炮,由金兆龙等护送入城,横竖大家只是要听个炮响,这事还不难办。
【10.天黑时解决问题】
楚望台上,炮声响起,霎时间时局大变。
熊秉坤描述当时的情形,说:即武昌完全独立亦由此隆隆之炮声有以促成之也……
炮声将武昌诸军推入到了一个别无选择的路口,若然是哪个标营没有人出来响应,必然是炮标攻击的重点目标,大半夜的,谁乐意让人家拿炮轰?
由是第二十九标第三营的人跑来了,第三十标第二营,第三营的人全都跑来了,黎元洪所属的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炮、工、辎各营队纷纷赶到。吴兆麟大喜,先命令第二十一混成协所属的炮、工、辎各营占领蛇山阵地,与楚望台互成猗角。复命令南湖炮标的人速速返回,将所有的火炮全部拖来。大炮这玩艺儿,真是太管用了。
接下来的任务,是先攻下督署,后尽杀旗兵。
吴兆麟说:今夜如不将敌击溃,一待天明,吾辈必为所虏也。
吴兆麟的话,意思说得非常明白:别看现在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可实际上大家都是怕你拿炮打他,所以跑来凑个热闹,等到天明,革命队伍就会迅速分化,楚望台上的义军,到时候只怕会有九成反水,将那不足一成的革命党逮住。
所以一定要在天亮前解决问题。
怎么解决法呢?
吴兆麟第二次发布命令:
一、熊秉坤带后队全队,经津水闸、保安门正街攻督署前,伍正林带前队全队协助熊秉坤沿保安门城墙向望山门前进,惟须派兵一棚为两线中间联络。
二、黄楚楠带左队全队,经王府口小都司巷攻督署后,以姚金镛带二十九标第三营右队在后跟进为黄楚楠之预备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