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见魏使痛悉徐庶噩耗,减粮草激起军营争斗(第5/5页)

校尉战战兢兢地说:“目下不在营内,他去了中军仓曹营……”

“这口气不能就算了!”刘琰跳将而起,怒火已烧光了他的理智,他大骂着冲了出去。

※※※

杨仪抱着粮簿走进中军帐,诸葛亮并没有伏案疾书,他正在和张钺说话,张钺没有着戎装,只着了一身便衣,却是蛮夷气尽脱,乍一看,像个容色清朗的汉人书生。

“丞相。”杨仪轻轻喊道。

诸葛亮回过脸来:“都分发完毕了?”

“是,”杨仪顿了顿,“只是各营都有些怨言。”

诸葛亮沉重地一叹:“不得已而为之,只望能渡过难关,汉中粮秣顺利运至军前。”

杨仪忡忡道:“岑述前日飞书,说汉中暴雨不断,栈道皆被冲毁,他正想法抢修,也不知粮秣甚时能运到。”

诸葛亮叹道:“岑述只是督粮官,坐纛儿总统汉中的是李正方……”他忽地凝了声色,“再给李严去信催粮,请他务必在六月内把后续粮草运至祁山,军情紧急,等不得!”

“是!”

张钺插话道:“若是能就地取粮也倒好了。”他见诸葛亮和杨仪都望向自己,因笑道,“我军上次在上邽刈割小麦,何不再行此策,陇右可是关中粮仓,要找粮食还不容易么?”

诸葛亮摇头:“不行,一计已成,不能再行,再说,秋麦已刈割完毕,春麦也还没熟呢。”

张钺惋叹道:“可惜祁山不是南中,种不出即下地即收割的诸葛菜,亦没有随手可采摘的果腹之物。”

张钺这随口的叹息,却让诸葛亮像是被打通了经脉,突地笑起来:“这真是个好办法,可恨我愚拙了……”

张钺和杨仪都蒙了,不明白刚刚还在踌躇的诸葛亮怎么就忽然欢喜起来。

诸葛亮笑道:“玉符适才一番话,让我想起我军可行屯田之策,军与民杂处,共垦荒地,军取一分,民取二分,如此既可解决军粮后继不足之难,亦能在陇右长期扎下根基,还能收获民心。有此三可,何不为之!”

杨仪是个伶俐人,当即便通透明白,喜道:“丞相,果然是好法子,何不草拟细则,便即施行!”

诸葛亮正要说话,修远颠颠撞撞地闯了进来,像是被吃人的厉鬼追赶,因太着急,险些一跤跌下去,惊慌地道:

“先生,出、出事了……”

“何事?”

“打、打……”修远用一只拳头捶着胸口,把那焦急的声音狠狠敲出来,“魏将军和刘将军麾下士兵打起来了,说是为分粮不均!”

诸葛亮重重地唉了一声,哪儿还顾得上其他,从案上抓起羽扇,风一样扑出了中军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