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消嫌隙君臣终交心,有默契夫妻诉衷肠(第4/8页)

南欸迟疑了一会儿:“有点儿。”

诸葛亮笑问道:“为何?”

“你是丞相……”南欸战战兢兢地说。她还是不敢看他,目光飘在他伏在案上的那只手上,指间有淡淡的墨痕,看着像女人的牙印,她忽然很想在他的手上咬一口,深深地烙上属于她一个人的印痕。

诸葛亮乐呵呵地说:“因为是丞相就怕,这是什么理由,丞相也是人,没有六个头,八只手,你怕什么呢?”

南欸被他逗得一乐,笑容像尘埃,很快地飞过去了:“我知道,可是……”

“可是你还怕?”诸葛亮接过她的话茬。

这一次,南欸是真的笑出了声,诸葛亮的风趣让她卸下了紧张的负累,心里轻松了许多。她鼓足勇气抬起双眸注视他,那张脸在她眼底逐渐清晰如刻画,清癯、消瘦、苍白,是她一直深爱的,却不是她希望见到的。她忽然泪光闪动,动情地说:“丞相,你要保重身体,你病这一场,可吓坏我了……”

诸葛亮叹了口气,为她揩去眼泪:“刚还好好的,怎么就哭上了?”

南欸咬着唇:“我舍不得丞相……”她是第一次在诸葛亮面前大胆地袒露心声,又紧张又害怕,一旦说出口,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诸葛亮。她把脸埋下去,渐渐埋去他的背后,靠着他已不太宽厚的背,听他背脊上传出的怦怦心跳,眼泪都压在他的后襟上。

诸葛亮感觉后背一片温暖的潮湿,心里叹息着,真是个孩子呢,他怅怅地想着,这一生亏欠的人里又多了一个她。

他能感受出南欸对自己的刻骨深情,他知道她爱慕自己、思恋自己,渴望自己的保护,渴望相伴白头的幸福。可自己偏不能带给她,留她在日复一日的寂寞中守着孤灯等待。

早知道会让她寂寞,当初就不该娶她。她原本该有一个更好的归宿,有一个疼爱她的丈夫,一个也许不够富足却完整的家庭。上天偏偏让她成了自己的女人,注定将她抛在孤单的荒漠中,忍受天长地久的分别。

诸葛亮满心愧疚,伸出手臂轻轻地环住她,手指触到她冰凉的脸,不知她流了多少泪,莫不是要把一生的悲伤都倾泻而出。

诸葛亮扳过她的肩,柔声道:“傻孩子,别哭了,看哭花了脸。”他寻来一方手绢,细心地为她擦泪。

“脸都哭肿了,可变丑了。”诸葛亮温存地揶揄着。

南欸破涕为笑,她发痴地凝视着他,受着他柔软的抚摸,头一回那么深那么专注地与他的目光纠缠。她有多爱他啊,纵算他与她远隔天涯,纵算他的心里并没有太多空间留给她,她也全然不在乎。在每个欢喜的瞬间,在每个悲伤的刹那,她都不能忘记他,他一直在她心里最柔软最温情的地方常驻,没有什么能让她割舍掉对他的想念,最决裂的死亡也不能。

门口响起了轻微的脚步声,两人同时扭过头去,南欸讶道:“夫人!”

黄月英一眼就瞧见南欸面上的泪:“哟,怎么了?”她对诸葛亮故意板起面孔,“丞相大人欺负南欸妹妹不成?”

南欸不好意思地扭过脸,擦着脸上残余的泪痕:“夫人说笑了,不干丞相的事。”

黄月英走过来,拉住南欸的手瞧了一番:“这孩子便是个软心肠,”她轻轻一推诸葛亮,“你不知道,你病的那几日,她躲着哭了好几遭。”

南欸越发难为情:“夫人别说了。”

黄月英笑盈盈地说:“别不好意思,我偏要说,都是这位丞相害的,你哭也是为他,可不能白白哭了,让他赔你眼泪!”她凑近诸葛亮,眨着眼睛挤对道:“我说你福气也忒好了,这么个绝色美人为你落泪,羡煞旁人也!”

南欸偏是个薄脸皮,受不得黄月英的玩笑,捂住红得发烫的脸跑出了门。

黄月英越发乐不可支,竟笑倒了下去,她挥起一片手绢盖在脸上,笑声从轻薄的纱后透出,仿佛水下摇着一副剔透的银镯。

诸葛亮见年过不惑的妻子还像个少女般烂漫,他不禁百感交集,拉住黄月英的手:“别笑了,已笑跑了一个,你再笑,我也只有落荒而逃。”

不知是诸葛亮的话,还是笑乏了力,黄月英的笑渐渐微弱了,薄纱下的那张脸仿佛浸在牛奶里的一枚沧桑的玉,有瑕疵在缓缓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