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刘玄德渡江娶新妇,诸葛亮筹划脱身策(第6/6页)
这一番呛辣的抢白太不留情,糜芳涨红着脸退了下去,心里极恼恨,却因对关羽忌惮,不敢贸然反驳,却气得藏在角落里踢雪。
关羽再看那刘封,恨得想对他施军法,提着刀策马又逼近一步,惊得众人以为他要劈掉刘封的脑袋。
“关将军,关将军……”诸葛亮终于赶上来了,他见刘封颓唐躲闪,满座宾客如惊弓之鸟,遍地一派狼藉,便知自己毕竟是来晚了,懊恼得在心底骂了自己一句。
他赶到关羽身边,因见关羽攥着刀,温言劝道:“关将军,有话好好说,何必动起刀兵,若不慎伤了公子,岂不悔哉。”他小心翼翼地探过手去,将关羽手中的刀轻轻拉了过来,心底的巨石方才落下。
他扶着马背跳下,和颜悦色地对刘封说:“公子,关将军也是为你好,设宴挡路,惊扰百姓,虽为众乐乐之意,奈何有碍他人方便,欢宴何存?公子莫若移宴回府,也自能赏景,既不扰民,又得欢娱,岂非两全其美?”
刘封瞧着诸葛亮温和的脸,虽听出诸葛亮句句是劝和的好话,却总觉得诸葛亮在装好人。荆州僚属私下说诸葛亮是抓不着的泥鳅,挑不出毛病,又不得罪人,任凭谁都会有三五仇雠,即便不生仇,也会因克犯口角留下嫌隙,偏诸葛亮没有私敌,便是这种不树敌,反让人觉得可怕。一个人太完美,完美到仇恨无缝可钻,那才是无懈可击的强大。
刘封认定了关羽和诸葛亮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故意搅了他的好兴致,可这两个人,一个是刘备情谊深厚的义弟,一个是刘备视若心腹的谋臣,哪一个也惹不起,他只能打碎牙齿自己咽下,忍住这股子窝囊气。
他装出恭顺的模样:“先生教诲得是,封知错了。”他吩咐僮仆把宴席上的器皿、坐席、肴馔等抬回府中,收拾完毕,还不忘记请诸葛亮和关羽入府叙话。
诸葛亮推让道:“公子自乐,亮尚有公务需处置,改日当登门造访!”
刘封其实巴不得诸葛亮推辞,有这两个丧门星在,别说是纵情欢愉,便是无所事事地闲话,也着实煞风景。
诸葛亮因见刘封撤了步障,这才重又上马,和关羽离开去水军营垒。
关羽那口恶气还没消散,恨恨道:“军师,你太纵容他,不该就这样算了,依得我,非要好好治他!”
诸葛亮淡淡的:“罢了,毕竟是主公之子,何必逼得太狠。”
关羽不屑一顾:“我就没认过他这侄儿,不是为大哥好看,我正眼也不会瞧刘封。我认的侄儿只有阿斗,和他刘封有何相干!”
“关将军,”诸葛亮的语气变得异常凝重,“听亮一句劝,得饶人处且饶人,为当下计,也为将来计。”
关羽愣住,他扭头看住诸葛亮,骤起的霰雪扫过眼前,一霎间迷蒙了他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