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三章 长安!我总有一天会回去的(第4/5页)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君子之仕,取其义也,不管怎么说,这老爷子是真君子。”唐成说完这句后复又一声叹息道:“可惜呀,君子在朝堂上总是站不稳当。孔老爷子这御史中丞怕是干不了几天喽。”
“大哥此言何意。”张相文抖着手中的信笺,“张大人这不是想让大哥帮着劝说嘛。”
“能生出这样的主意,张明之要不是知人不明,就是病急乱投医的侥幸试试,若是任人一劝就改了主意,那还是孔珪?”唐成摇着头轻笑道:“再者他这个要求根本就是无用,从长安到此地,一来一回的信使往还得多长时间?即便我真给老爷子写了劝说的信,先不说劝说无用,即便是有用,等到京的时候孔老爷子也早就换了职司。”
张相文实在不明白大哥怎么就这么肯定孔珪一定会丢了御史中丞的官职,遂紧跟着问出声来。
透过纷繁的现象看本质,几年的官场磨砺下来,唐成对政治事件的观察力早已非吴下阿蒙,回答中自然而然的有了沉稳的自信,“这还不简单,如今长安朝堂中真正管事的其实就是三个人,陛下是一个,太平公主与太子殿下是另两个,老爷子这么一闹,难受的不仅是太平公主与太子殿下,只怕就连陛下现在也后悔不该把他安置在御史中丞的位子上。既然让这三位都觉得难受了,你说孔老爷子在御史中丞的位子上还能坐得住?所以我这劝说的信不能写,就是写了也是白写。”
唐成在孔珪等人身上所花的心思张相文也明白,一听这话可就急了,“那孔老爷子……”
“放心吧,御史中丞的位子虽然保不住了,但孔老爷子还不至于被赶出朝堂。”坐得太久的唐成站起身来边在皮帐里缓步活动手脚,边侃侃而言的分析道:“他是流放还京,如今虽说惹了陛下不高兴,却也没有将官职一削到底的说法儿,就算陛下真有这心思,也缺少理由,毕竟他那道奏章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故谪贬大臣,既难以服众,当今这位也没这魄力。”
“再则老爷子虽然给太子惹了麻烦,但带来的好处也不少,东宫若是坐视孔珪失位而不救未免让人心寒,更重要的是太子还需要孔珪留在朝堂里用以打压太平在士林的影响力,士林风评平常里看着无用,但对于女子出身却想当皇帝的太平来说却是致命的缺陷,对此,太子不会坐视不用的。而在这件事情上太平还无法太用力,若是她对孔珪的打压太甚,其在士林经营多年的好名声就会崩塌的越快,得不偿失啊!所以,孔老爷子坐不稳御史中丞是一定的,但还不至于被再次逐出朝堂,若我所料不差的话,不过就是换个职司罢了。而且十有八九会被换到礼部任职,地位既尊,又只能管些祭祀礼仪及科举之事,倒也算得其所哉。”
“只要不丢官不出朝堂就好。”去了这个担心之后,张相文随即又想到张亮信中说到的另一件事情,“那大哥回京……”
“太平现在只怕是把孔珪恨到了骨子里,我是始作俑者,又是孔珪荐举的人,她能容我回去?张明之太想当然了。”唐成笑着摇摇头,“话又说回来,即便是现在吏部真要招我回去,我也只有固辞的。现在的长安岂是好呆的,孔圣还说过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倒不如我在饶乐来的从容,再说我也不忍就此舍了此间的大好局面。”
闻言,张相文点了点头,“大哥说的是,只是有些可惜了的,那可是长安哪!”
“长安!我总有一天会回去的。”唐城的语声清晰而沉稳,“仕宦险恶,有的时候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别说这些没用的了,还是先把眼前的这些奚蛮子料理好了再说。”
正事说完之后,唐成边吩咐人去请七织,边命人设酒摆宴,自入饶乐以来就是连日的劳累,今天倒是个好好放松的机会。
这边刚吩咐完,帐外值守的天成军骑兵却进来禀说图多及平措两部的使者在帐外紧急求见。
刚想放松一下就出了这事,唐成的心情那儿还好的起来,当即便沉着脸道:“不见,让他们回帐好生呆着去。”
不一会儿功夫,梳洗过后细心打扮下更添丽色的七织带着一身舞服的安禄山走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