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三章 一线光明,一个都别想跑(第4/6页)

“嗯。”看了看脸色风尘仆仆的来福,唐成点了点头,“赶路这么急,想必你是打探到一些有用的东西了,说说。”

“那牛祖德虽然有怪癖,但在地方上官声倒还不错,不管是在州城还是他以前任职的文德县和永兴县都没打问出什么贪渎的劣迹来,不过我倒打探到牛祖德正在做商贾贸易之事,且是做的极大。”

“商贾贸易之事!”听到这个唐成有些失望,这实在不是个什么大问题,虽然朝廷有官员不得经商的明令,但规避这条禁令的方法实在太多,就连他自己都在干这个,更别说身为一州刺史的牛祖德了!不过有总胜于无,唐成也不愿太打击来福的积极性,遂顺口问道:“究竟是怎么个情况,你且细说说。”

“牛祖德不仅掌握着妫州最大的牲口及皮毛交易,而且举凡从妫州输往草原奚人部落的大宗丝缎、瓷器及盐铁等交易都掌握在他手里,那些来往于妫州及草原的商队头领里十个有八个是他的远亲。”跟着唐成时间久了,来福也知道朝廷有官员不得经商的禁令,如今牛祖德几乎是明目张胆的做着这么大的生意,那把柄岂不是好抓得很?因是想着这一点,来福说着这些时很有些亢奋。

作为中原地区农耕经济与草原畜牧经济的分割线与交汇处,长城互通有无的功效自不待言,而辖区紧邻着饶乐奚人草原的妫州天然的成为了这种互通有无的桥头堡,作为一个经济意识较强,且有过公司经历的穿越人,唐成根本不用多想就已明白掌握着这一资源究竟意味着多大的利润,难怪前面听说牛祖德在妫州刺史任上都干了八年还不愿意走,原本还有些漫不在意的唐成听到这一信息后精神一振,“这消息可靠吗?”

“小的反复核实过。”见唐成神情郑重,来福也是神情振奋的重重点了点头,“小的花重金结交了几个商队的头领,此外又在刺史府内的下人及几家大货栈处都核实过,绝对可靠。”

“嗯,做得好。”虽然唐成现在还没仔细想这个消息该怎么用,但他却清楚的知道这个消息会很有用,这些日子以来他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拍了拍来福的肩膀问道:“可还有什么别的消息?”

满脸仆仆风尘的来福笑得很高兴,找郑七要过装水的皮囊仰头猛灌了一气儿后,嘴也没抹的继续道:“还有一个消息也跟这个有关,就因为商贾贸易的事情,牛祖德跟驻扎在白阳镇的广边军折冲都尉贾子兴关系闹得很僵。”

“广边军?”听到这个时,唐成心里一跳,“锁阳关就是他们负责镇守的吧?”

“是,白阳镇就在锁阳关西边不远处的长城根儿下,以河北及河东两道的道界为界限,妫州西边的长城隘口归驻扎在河东道云州的天成军管辖,妫州境内直到本道檀州的长城关隘都归广边军管,其中锁阳关就是最大的一个。广边军跟檀州的镇远军同属幽州大都督府辖下。”因是前边儿打探的工作做的足,来福回答起来时信口拈来,毫无迟滞,口中边说,手上边捡了一根枯枝在地上划着地形图。

唐成低头用心的看着来福所画的简陋地形图,“牛祖德跟贾子兴为什么闹僵的?”

“牛祖德钱赚得太狠,贾子兴看着眼红也想分些好处,他要的多,牛祖德又不愿多给,两造里就这么闹僵起来了。”

一听此言唐成就明白了,唐朝在边镇地区设立节度使是在李隆基当皇帝后的开元中期才有的事情,在此之前,唐朝廷在一些重要地区实行的是大都督府统军制,河北道的幽州大都督府就是统领大军负责东北边境的安全,直到此后的开元天宝年间改为范阳节度使,而范阳节度使中最有名的那位就是大胖子安禄山。

跟后来的节度使们军政统管不同,现在的大都督府只负责管理军事,且还只是负责管理边军,无权插手地方政事,甚至就连地方上的镇军也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而是归口在河北道行军大使衙门。在这种军政分离的制度下,幽州大都督府辖下的广边军虽然掌握着南北交通的长城门户,但受着管辖权的局限却无力在地方组织起牵涉甚多的大规模贸易商队,即便能做些生意也多是小打小闹。而这也正是贾子兴与牛祖德矛盾的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