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11章.长河落日 第49节(第6/7页)

大司马徐荣和太尉张燕一前一后走进了丞相府。

“大将军到了河西吗?”李玮把两人请进书房,笑着问道。

张燕抬头看了看他。“你身体好些了?”

“太累就歇几天。”徐荣关心地说道,“你一旦躺倒,朝廷基本上就瘫痪了。改制的事不要急,慢慢来,总会有办法的。”

李玮感激地笑笑,摇摇手,“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我这么大一堆,难道还撑不下去?”

“陛下和大将军已经到了武威,马上就要到亦不剌山了。”张燕说道,“大将军回信说,北疆平叛的事可以拖到七月,就是大漠雨季结束之后。这段时间,他先让阎柔将军带着军队赶到河套一带会合大单于刘豹、右贤王刘冥,然后陈兵于云中,威胁扶罗韩。”

“陛下呢?他是和阎柔将军一起到云中吗?”李玮问道。

“大将军说,他打算带着陛下到张掖、酒泉一带转转,让他看看玉门关、阳关,让他知道西域在哪。”徐荣笑道,“看样子,将来大将军有意让陛下亲自率军收复西域,打到葱岭了。”

“没钱打什么?”李玮没好气地说道,“他和陛下游山玩水,把我们丢在京城受罪,哪有半点兄弟之情?”

徐荣和张燕失声而笑。

贾逵和温恢抱着书简走了进来,分别递给了徐荣和张燕。这文卷是刚刚草拟的,墨迹尚未干透。两人看完之后,都有点疑惑。

“仲渊,太学闹起来了,无益于改制之策的商讨和制定。”徐荣说道,“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根本问题是利益,是利益分配。”张燕把竹简放到案几上,“经学上的争论,儒家伦理的重建,并不能让他们从中受益。”

“对,两位大人说得对。”李玮笑道,“但经学各派为了从这场争论中受益,肯定要做出策略上的调整,尽可能让自己的治国理念迅速融入到国策中去,并从中受益。”

“现在呢?”徐荣把书简卷起来,举到了李玮面前,“现在我们等着经学争论的结果?”

“对,朝廷有原则,对官学,对经学,对儒学伦理都提出了明确要求,相信这场辩论很快就会有结果。”李玮非常肯定地说道,“但为了节省时间,朝廷需要做出一些姿态。”

张燕笑了起来,“好,听你的,我们明天都到太学去。”接着他看看徐荣,“仲渊请我们来,当然不会是为了邀请我们,你看……”

徐荣皱皱眉,“长公主亲临太学,安全上的事……”

“我保证。”张燕笑道,“我亲自负责殿下的安全。”

三月二十六,长安,太学。

在朝廷的推波助澜下,太学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经学辩论。

今、古文经学两派首先举起了“反谶纬,反繁琐”的大旗,但新经一派没有正面应招,而是虚晃一枪,把辩论方向引到了《周礼》上,挑起了今、古文经学两派的内讧。马丰和赵戬马上抛出了《孟子章句》,经学辩论的主题随即由儒家伦理转到了“纯儒学”上。

四月初七,经学辩论的规模越来越大,各地儒士在老师、同窗、朋友的召唤下,日夜兼程赶到长安。

征西将军钟繇也急奏朝廷,请求返京参加这场经学盛事。长公主准奏,钟繇带着数十名颖川大儒、名士飞速进京。

此刻,朝廷发起的麒麟殿议政已经搁置,朝中大臣们大都被卷进了这场无休无止地经学辩议之中。

李玮有些焦头烂额了。

四月十二日,骠骑将军鲜于辅急奏朝廷,乌丸人能臣氐和修武卢合兵一处,攻打白鹿王鹿破风。鹿破风向鲜于辅和白山大单于楼麓求援。鲜于辅急调鲜于银、柯比熊、射虎、射缨彤等人率两万铁骑进入上谷郡,楼麓也出兵相助。

能臣氐、修武卢随即向扶罗韩、射隆求援。鲜卑人以此为借口,率军越过长城,杀进了上谷郡。现双方对峙于治水(即桑干河)南北两岸,暂时还处于调停阶段。

鲜于辅说,如果北征大军迟迟不能到达大漠,大战估计将很快爆发,恳求朝廷给个准确答复,以便我决定是否即刻发动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