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9节(第4/6页)

种辑在大营外思考再三,转身再次进营去找蒯越和段煨。两人对袁绍的做法非常不满,但现在粮草都控制在袁绍手上,袁绍说不给,他们也没有任何办法。

蒯越和段煨商量了很久,最后决定从各自军队的军粮里扣,无论如何不能把天子和大臣们饿了。

袁绍闻讯后,没有责怪两人。他下令把各部领取军粮的时间由三天一领改为一天一领,而且以粮草不足为借口,扣减各部军队的军粮数量。

三天后,等种辑再来讨要时,蒯越和段煨也是大眼望小眼,毫无办法了。

“种大人,你还是回去和陛下好好商量一下,到荆州暂避吧。”蒯越抹着泪水,痛声哀求道,“这样下去,关中马上就要再起战火,陛下安危如何保证?”

段煨也劝道:“有蒯大人和我在,保护陛下到南阳还是绰绰有余。这样僵持下去,我们也很为难,不知如何才能救陛下于苦海之中。”

种辑长叹,“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打北疆军了。北疆军在的时候,我们好歹衣食无忧,有吃有喝。现在倒好,我们帮助袁绍赶走了北疆军,却让陛下活活饿死了,罪孽啊。”种辑流着泪,步履蹒跚地回到了新丰城。

北疆军五天之内全部撤出了关中。

铁骑飞奔蒲坂津。步卒大军和部分随军民夫乘楼船离去。

西凉军也在第六天到达了凉州汉阳郡地界。

关中各方又惊又喜,接着气氛随即紧张起来。因为有流言传出,北疆军打洛阳去了。

袁绍坐立不安,日夜盼望着洛阳书信。

田丰劝他稍安毋躁,全力整军,准备攻打叛逆,夺取关中。

“西凉人撤退,我可以理解,因为韩遂没有粮草了,但北疆军为什么撤退?长安一战,北疆军准备充分,损失远远比我们小。我们损失了将近两万人,而我们埋到地下的北疆军尸体不过五千多具。麴义实力犹在,为什么要放弃勤王?”袁绍担忧地说道,“李弘的攻击目标,不会是洛阳吧?”

“大人如果一撤,北疆军马上就回来了。”田丰劝道,“李弘先是打洛阳逼我们回援,结果他兵力少,攻不下洛阳,无奈之下,他又使出这么一招。大人千万不要上当,不要撤。这流言,我看十有八九都是北疆军故意传出来的。”

审配也劝阻,他认为这流言很可能是张济那些叛逆们传出来的,目的是吓退袁绍。

但流言越来越厉害,整个军中都知道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家在关东或者家眷在洛阳的将士们,更是急得团团乱转。

这时,洛阳沮授也来告急。李弘带着北疆军再次围攻洛阳,北疆军的大营也越来越大,从函谷关到洛阳的驰道上,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和马车川流不息,扬起的灰尘遮蔽了天空,形势非常危急。

袁绍不顾众人的劝阻,当即决定率两万人先撤。袁谭、蒯越、段煨率两万军暂驻关中。

马腾告别袁绍,率军离开长门亭,占据了扶风郡。

六月下,大雨滂沱。

袁绍撤军受阻,忧心如焚,夜不能寐,竟然病倒了。

大汉国兴平二年(公元195年)七月。

种辑再来讨粮,跪地痛哭流涕。

蒯越、段煨和田丰等人也苦苦相劝。

袁绍躺在榻上,听着屋外的雨声,一言不发。如果洛阳丢失了,我就只能暂时待在关中,那么,现在最重要的不是回援洛阳,而是诛杀叛逆了。想到这,袁绍翻身坐起,指着种辑说道:“你去告诉陛下,叫他下旨诏告天下,宣布李弘、麴义、吕布、赵云等人都是大汉叛逆,立即罢了他们的官职,杀了他们的九族。”

种辑一听有希望,大喜过望,不顾大雨,打马赶回了新丰城。

圣旨很快就下来了。天子另外还下旨拜封袁绍为车骑大将军,参隶尚书事,主掌国事。

“这圣旨可送到河东了?”袁绍抬头看看浑身湿透的种辑,一脸鄙夷地问道。

“已经派人送过去了。”种辑的腰差点没弯到地上。

“你叫皇甫鸿来。”

种辑连连点头,转身又冲进了大雨里。

皇甫鸿只身来到长门亭。袁绍强撑病体,设宴相请,绝口不提战场之事。皇甫鸿心中郁闷,喝了个酩酊大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