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贰卷【乱世豪雄篇】第6章.成事在天 第9节(第3/6页)

麴义连声冷笑。

“河北诸吏,包括北疆军中的很多将领,都认为北疆军无敌天下,完全可以横扫天下。他们从来就不考虑一下打仗需要多少财赋,要动用多少人力物力,也不考虑一下广袤的大漠和边郡需不需要稳定,更不考虑河北三州一千万多万百姓的温饱。他们嘴里说是为了大汉社稷,但其实他们心里想的都是自己的功名利禄。”赵云面带微笑,轻轻说道,“比如说,这次我们动用十万大军入关勤王,所要耗费的钱粮军械物资,所要征调的民夫马车船只我就不说了。我就说说这次铁骑入关,如果没有我们北疆军对大漠胡族这五年的威慑,大漠和边郡能得到五年的安宁和休养生息?没有这五年的安宁和休养生息,风云铁骑、乌拉尔山铁骑、羌人铁骑和匈奴铁骑能同时南下作战?”

麴义张口要说话,赵云把他拦住了。

“云天兄,如果我们都能设身处地真正为大汉社稷的千秋万世考虑,都能为大汉千千万万百姓的温饱和安宁考虑,都能收敛一点自己对名利和财富的欲望,都能少一份自私自利,多一份忠诚和信任,这天下终究有一天会国泰民安,大汉终究有一天会威临四海。”

“昔年高祖皇帝之所以能建立大汉,光武皇帝之所以能中兴大汉,就是因为他们心中有社稷,有百姓,有忠诚和信念。他们历经坎坷,不屈不挠,用了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终于完成了千古伟业。今天,我们也是一样,我们也要用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时间才能中兴大汉。自古以来,这世上就没有一帆风顺的大业,更没有一蹴而就的大业。任何一件惊世伟业都需要无数的忠诚之士为其前赴后继,奋勇鏖战。”

赵云望着面显愧色的麴义,低声笑道:“云天兄是大汉中兴之名将,将来一定能象先辈们一样青史留名。”

麴义心中霍然开朗,一时间热血沸腾,再无他念。

麴义伸手搂住赵云的肩膀,用力拍了拍,感激不已,“撤,我们回河东。”

张济、王方和皇甫鸿护着天子,连夜退回到新丰城。

袁绍、蒯越、马腾率军赶到长门亭。

韩遂率军退到了丰城大营。

长安城下,再次恢复了宁静。

北疆军的撤退非常迅速,两天之内,后撤一百里,到达冯翊郡的万年城。

西凉军撤得更快,两天之内就到达了扶风郡的郡城。

袁绍、蒯越也罢,张济、皇甫鸿也罢,谁都没有想到北疆军和西凉军会撤退。两方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急忙多派斥候,四处探查。

侍中种辑携旨赶到长门亭,向袁绍、蒯越讨要粮草。

袁绍看都不看,随手把天子圣旨丢到案几上,张嘴就开始痛骂张济和皇甫鸿等人,“韩遂突然叛变,吕布率军攻打我侧翼,战场形势已经完全改变,你们竟然落井下石,见死不救。我没有粮草,你叫皇甫坚寿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喂给陛下吃。”

种辑苦苦哀求,袁绍冷笑:“陛下饿了,你就把陛下送到我这里,我一粒粮草都不会给你们。让我喂饱了张济这些叛逆,然后再让他们来打我,你想都不要想。”

“袁大人,当初你是怎么承诺的?”种辑怒道,“你难道要饿死陛下?”

“当初我说过,打败了北疆军,我可以送陛下到南阳避祸。”袁绍背着手,慢慢走到种辑面前,眼睛微微眯起,语带嘲讽之声,“当然了,陛下如果愿意到洛阳,我也可以把陛下送到洛阳去。但是,种大人,你听好了,是陛下,不是陛下和张济这些叛逆。”

“你……”种辑万万没有想到袁绍马上就翻脸。

“董卓、李傕、郭汜、樊稠、张济、王方这些叛逆杀了多少关东、关西的门阀世族和官吏,你算过吗?”袁绍指着种辑鼻子说道,“你看看朝中的大臣,几乎都是关中人,都是和李傕、郭汜、张济等人狼狈为奸,祸国殃民的奸侫之臣,你难道不知道吗?把粮食给他们吃,我还不如拿去喂狗。”

种辑不堪受辱,愤然而去。

种辑没有回去。他空手而归,如何向天子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