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部 王道无敌 三十一 以剑止杀(第4/5页)

柳生宗矩到达江户时,土井利胜正准备赶往骏府听领大御所示下,众人也正议得热闹。秀忠未令又右卫门参与,他中止了商议,把又右卫门叫到自己房中。

“听说你奉大御所之命去了八王子?”平日里的秀忠遇任何事都面无表情,但此时他脸上泛红。

“是。有传言说,石见守牟私……这传言甚嚣尘上,故大御所大人才命在下亲去访查。”

“发现什么问题了吗?”

“也非完全没有问题,毕竟他做了那么久的金山奉行。”

“你的意思是……他私藏金银?”

“是。除此之外,还有……”

“未问联名状一事?”秀忠本想假装随意地问问,却剧烈地咳嗽了两声。

他怎能不激动,石见守和亲兄弟想要他的项上人头!

柳生又右卫门想到事情重大,未立刻回答。若回话不够妥当,只会让秀忠误会加深,忠辉便会受到万般猜忌。大久保长安乃是家老,岳父又是伊达政宗,而且,忠辉曾于秀赖拒绝伏见城之召时,代将军拜访了大坂城。

因此,自会有传言道:忠辉与大坂城秀赖结盟,定下谋篡之计。即使这并非实情,也定会有不少对丰臣氏欲除之而后快的德川谱代大名深信不疑,一口咬定此为实情。到那时德川萧墙之内,一星之火,便可燎原。

“宗矩,你未听说过联名状?”

又有卫门故作平静,道:“在下有所耳闻,不过流言似乎有些过分了。”

“你认为东西虽不假,但不可深信?”

“正是。方今天下,有三大隐患。”

“唔……你说说。”

“第一,乃南蛮和红毛的宗派之争。”

“不过红毛人……”

“不管怎生说,他们还未打到头破血流。但南蛮人忐忑不安,担心早晚会被将军赶出日本。”

“这便是所谓的杯弓蛇影吧。”

又右卫门道:“第二,乃关原合战以来的浪人心思,他们担心,若是太平持续下去,他们恐就再无出头之机,故时时摩拳擦掌,希望再生动乱。”

“唔。我对此很是清楚。”

“第三,便是丰臣氏和德川谱代大名之间不合。此矛盾虽已逐渐淡化,但一旦因某事激化,便可掀起滔天巨浪。联名状一事被这三大隐患过分夸大了……不管联名状真伪,必须对这些情势有充分估量。”

“晤。你是说,即使联名状不假,处置此事也要格外谨慎?”

“在下……”又右卫门蹙着眉,坚决道,“在下想,联名状非为了谋反,而是大久保长安不谨而授人口实。将军您说呢?”

秀忠陷入了沉默。他也不是完全没这种感觉:大久保长安有时确实是夸夸其谈,流于轻薄。不过对那些署了名的人,怎可掉以轻心?

“那么,你认为它到底是何用意?”

“正如开头所言,长安平时也常挂在嘴边:进入世间海域,让日本更加繁荣……”

“因此,你认为签名之人不可疑?”

“正是。”

“不过,其中可无伊达政宗。”

又右卫门微微笑了,“将军认为,无陆奥守的名字,便有阴谋?”

秀忠心里仔细玩味了一下又右卫之言,道:“好,那我再问你,要是你,欲如何处置?”

“首先,以大久保长安私匿金银的罪名,予以处罚。”

“唔。”

“因世间既已对此议论纷纷,自不能置之不理。有功惜赏,有罪无罚,必生祸乱。”

“唔,私匿金银……只以这个名目施以处罚?”

“对联名状一事严格保密,在下认为,最好的办法是——烧了它。”

“哦?”

“这样,便能让相关人等相信事情已然了结,斩断骚乱之源,树立幕府威信。”

“倘若……”秀忠一边思索一边缓缓道,“倘若事情平息了,那些野心之徒松懈下来,反而露出狐狸尾巴,也是大有可能。”

又右卫门不言。也许事情真如秀忠所言,但身为将军府修正,他不能这样想。

秀忠叹一声:“唉!请先生即刻去骏府一趟吧。”

“是。”

“我先让土井大炊等一等。你就禀告大御所,说大久保长安牟私,故要立刻逮捕其遗族加以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