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内战:法萨罗与塔普苏斯(第2/13页)
如此,庞培在底耳哈琴的胜利并未得到多大成果。他指挥不灵的陆军与为数颇多的骑兵竟未能追歼遁入山区的薄弱敌军,恺撒与卡尔维努斯两部均脱险而会师于色萨利。如果庞培现在直驱意大利或许更佳,因为此处的成功几乎无可置疑。然派往西西里与意大利的却只有一支分遣舰队。在联盟营地中,已将底耳哈琴的战役视为完全胜利,以致认为只需搜捕败军即可。他们原先的过分谨慎现在随之以不当的骄忽。他们忘记,严格说来,在追击上他们是失败的。在色萨利他们将必须与重新整备的敌军遭遇;离开海岸,放弃舰队的支持,追踪敌人至后者所选择的战场,乃是大险。但庞培不计一切要与恺撒一战,以尽快、尽方便的途径将他俘虏。加图指挥底耳哈琴的十八队步兵队及科西拉之战的三百艘战船。庞培与西庇阿则由不同路线至佩涅奥斯河下游,于拉里萨相会。
双方在法萨罗的军队
拉里萨之南是一片平原,平原上有佩涅奥斯河的支流厄尼普斯河横切;恺撒的部队扎营在此支流左岸,接近法萨罗镇的地方,庞培则在右岸的缓坡上。庞培的部队已悉数会聚,而恺撒则尚有将近四个军团未曾抵达,即在希腊由昆图斯·孚菲乌斯·卡列努斯率领的将近两个军团和在科尼菲西乌斯统率下正从意大利经伊利里亚赶来的两个军团。庞培部队有十一个军团(计四万七千人),骑兵七千;是恺撒步兵的两倍,骑兵的七倍。恺撒在人困马乏的情况下,八个军团的总数,可以执兵器作战者不超过两万两千人——仅及正常人数的一半。庞培的胜利军,有无以数计的马匹,充足的供应,恺撒的则维生困难,唯一的期望是收成季节的来临。庞培的军队,在上次战役中尝过了胜利的滋味,对他们的领袖又具有信心,乃处于最佳心境下。
各方面的情势都有利于庞培尽速发动决战,因为他们现在已在色萨利与恺撒对峙;绅士军官等人久居国外的不耐无疑在战事会议中使速战之议占绝对优势。这些大人物已认为他们的胜利是不争之事。他们业已在辩论恺撒的任期之事了,业已发信回罗马,在广场附近租房屋以备下次的选举。当庞培犹豫不渡那介于两军之间,而恺撒因兵弱不敢渡过的溪流时,群情为之鼎沸。传言谓,庞培之所以拖延,只是为了把阿伽门农的角色扮得更久一些,以享受统领那么多执政官级人物的乐趣。
庞培让步,本以为没有战况的恺撒,正计划攻击敌人侧翼,并为此要向斯柯屠沙前进。但当他看出庞培要准备发动之际,他也布阵以待了。
法萨罗之战
如此,法萨罗之战发生于公元前48年8月9日,战场几乎就在一百五十年前击败马其顿的菲利普之处,而那一次战争奠定了罗马对东方的统治权。庞培将右翼置于厄尼普斯河边,恺撒则将其左冀置于河前的起伏地。其他两翼则置于平野,一方以骑兵掩护,另一方则以轻武装部队。庞培的计划是以步兵做防卫攻势,而以骑兵击溃敌军弱势骑兵与轻甲步兵之混编,再于背后攻取恺撒左冀。庞培的步兵交兵之下甚为勇猛,撑起初局。拉比努斯的骑兵虽遭勇猛抵抗,但甚短暂,即驱散恺撒骑兵,将兵力转向左方,准备攻击步兵。
但恺撒预料到骑兵的败退,在后部以两千最精锐步兵支撑。当敌人骑兵追赶恺撒骑兵之际,突遭精锐步兵勇猛无畏的攻击,阵势大乱,全速逃离战场。恺撒步兵乘胜粉碎敌军现已无防卫之箭手,然后冲向庞培左翼,开始攻击。这时,恺撒的预备部队全线进攻。庞培精英部队的败北不但使敌方士气大振,也使本军士气崩溃,将军尤甚。一向不信任自己步兵的庞培,现见自己骑兵奔散,不待恺撒全面攻势之结果,即骑返营地。他的军团也随之动摇,未久即渡河回营,而撤退之际遭受严重损失。
庞培溃逃
如此,该日之战大败,许多强兵勇将伤亡,但庞培的军旅本质上并未受损,他的处境比底耳哈琴之役败退的恺撒还安全得多多。但恺撒与庞培不同。恺撒知道运气喜欢在某些时刻撤退,为的是要你以坚持的努力再把它重新召回,但庞培却认为运气是有恒的女神,而一旦女神撤退,他就陷于绝望。在逆境下,恺撒的恢宏天性只会变得更为强大;而庞培的卑小灵魂则在相同的压力下沉入沮丧的深渊。塞多留之役,庞培就曾在优势敌军之下意欲弃职而逃,这一次,当他看到自己的军团渡河而退时亦复如是,他把将军的绶带一抛,寻捷径骑奔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