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第二十七(第3/6页)

有一次,维特根斯坦问罗素:“你是否认为我是个十足的白痴?”罗素不解:“为什么你想要知道这个问题?”“如果我是,我就去当飞艇驾驶员;如果我不是,我将成为一名哲学家。”罗素说:“这个我不太清楚,但如果假期里你给我写一篇哲学文章,我读了后就告诉你。”一个月后文章送到了罗素手里,罗素刚读完第一句,就相信他是一个天才,并向他担保:“你无论如何不应成为一名飞艇驾驶员。”

西班牙内战的爆发使聂鲁达重新确定行动主义和政治诗的方向。他说:“世界变了,我的诗也变了。”

赛珍珠得到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以后,受到很多人的非议。大诗人罗伯特·弗洛斯特曾说:“如果她都能得到诺贝尔文学奖,那么每个人得奖都不该成为问题。”威廉·福克纳说,他宁愿不拿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屑与赛珍珠为伍。

1942年,美国数学家莱夫谢茨去哈佛大学作学术报告。伯克霍夫是他的好朋友,讲座结束之后,就问他最近普林斯顿大学有什么有趣的新闻。莱夫谢茨说有一个人刚刚证明了四色猜想。伯克霍夫根本不相信,说如果这事当真,他就用手和膝盖,直接爬到普林斯顿的大厅去。

“二战”期间,好莱坞对自己的影片在前方所受的夸奖与赞美喜形于色。华纳兄弟公司发表了军人来信,说该公司的《卡萨布兰卡》给远征北非的部队带来了欢乐。派拉蒙公司也宣布丘吉尔对他们的纪录片《醒来的岛屿》大为欣赏。米高梅公司的老板梅耶则逢人便说:丘吉尔亲自写信给他,夸奖他的影片《米尼弗夫人》“是最好的战时动员,抵得上100艘战舰”。

1945年,泡利终于拿到了那个他觉得自己20年前就应该拿到的诺贝尔奖后,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为泡利开了庆祝会,爱因斯坦为此在会上演讲表示祝贺。泡利后来写信给玻恩回忆说:“当时的情景就像物理学的王传位于他的继承者。”

1947年,哈耶克组织了“朝圣山学社”,俊采星驰、群贤毕至,39名成员来自10个国家。据说哈耶克本人希望将学社命名为“阿克顿·托克维尔学社”,芝加哥大学的弗兰克·奈特反对说:“你不能用两位天主教徒的名字来命名一个自由主义者的团体。”

1949年,福克纳得知自己获诺贝尔文学奖后,一度不太相信,他喝得醉醺醺的。在真正启程去领奖前,他还在喝酒。他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演说是诺贝尔文学奖最精彩的感言之一。他说道:“我拒绝认为人类已经走到了尽头……人类能够忍受艰难困苦,也终将会获胜。”“我不接受人类末日的说法。”

1950年,诺贝尔奖得主恩里科·费米提出了这个最著名的问题:“外星人在哪里?”他与物理学界的同行们讨论了这样提问的原因,如果宇宙中充满生命,为什么没有一个人看到过外星人文明的任何迹象。数学家布乔克给出的答案是:外星人还没与我们接触是因为它们还没有时间发现我们。

经常有人问安·兰德,她首先是位小说家还是位哲学家?她的回答是:“两者皆是。”

哥德尔的举止以“新颖”和“古怪”著称。爱因斯坦是他要好的朋友,他们经常在一起吃饭。麦克阿瑟将军从朝鲜战场回来后,在麦迪逊大街举行隆重的庆祝游行。第二天哥德尔吃饭时煞有介事地对爱因斯坦说,《纽约时报》封面上的人物不是麦克阿瑟,而是一个骗子。证据是什么呢?哥德尔拿出麦克阿瑟以前的一张照片,又拿了一把尺子。他比较了两张照片中鼻子长度在脸上所占的比例。结果的确不同:证毕。

作家塞林格在第一次见到泰勒时曾为她的美貌倾倒:“她是我见到的最漂亮的女人。”

1957年,还是籍籍无名的马尔克斯在巴黎街头一眼认出名人海明威。二人素未谋面,马尔克斯不知道该上前去请他接受采访,还是去向他表达对他无限的景仰。最后,马尔克斯只是向对街的人行道大喊:“大——大——大师!”海明威明白在众多人当中不会有第二个大师,就转过头来,举起手像小孩子似的对马尔克斯大叫:“再见,朋友!”以后二人再也没见过面。

1957年,卡尔维诺退出共产党,他说:“我的退党决定是建立在以下事实上的,我与党内其他人的意见不同,对我能参加的任何形式的政治组织都已经成了一个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