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隋唐五代社会组织(第6/6页)

冥婚之俗,唐世仍有之。重润既死,中宗即位,追赠皇太子,陪葬乾陵,高宗陵。仍为聘国子监丞裴粹亡女,与之合葬。建宁王,代宗即位,追谥承天皇帝,亦与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兴信公主,玄宗女,后封齐国公主。韦庶人为亡弟赠汝南王洵与萧至忠亡女为冥婚,合葬。及韦氏败,至忠发墓,持其女柩归。则虽冥婚,亦有迫于势,非所愿者矣。

《旧书·太宗诸子传》云:有太常乐人,年十余岁,美姿容,善歌舞,承乾特加宠幸,号曰称心。太宗知而大怒,收称心杀之。承乾痛悼不已。于宫中构室,立其形象,列偶人车马于前,令官人朝暮奠祭。承乾数至其处,徘徊流涕。仍于宫中起冢而葬之。并赠官树碑,以申哀悼。《李义府传》:义府属毕正义求淳于氏为别宅妇,正义为雪其罪。卿段宝玄疑其故,遽以状闻。诏令按其事。正义惶惧,自缢而死。侍御史王义方廷奏义府犯状,因言其初以容貌,为刘洎、马周所幸,由此得进。言辞猥亵。帝怒,出义方为莱州司户。此等丑行,历代所谓士大夫者,实往往不绝也。亦堪齿冷矣。

桑原骘藏《蒲寿庚传》云:秦、汉以来,塞外人移居内地者日众。内外通婚,在北方殆渐成常事。其以进贡、通商,暂寓中国者,《唐会要》卷百云:贞观二年六月十六日,敕诸蕃使人,娶得汉妇女为妾者,并不得将还蕃。然在国内迎娶,则自由也。《通鉴》贞元三年云:胡客留长安久者,或四十余年,皆有妻子,足以明之。《册府元龟》卷九百九十九云:开成元年六月,京兆府奏:准令式:中国人不合私与外国人交通、买卖、婚娶、来往;又举取蕃客钱,以产业、奴婢为质者,重请禁之。此禁私自婚娶,非禁一切婚娶也。《通鉴》:大历十四年(779年),诏回纥诸胡在京师者,各服其服,无得效华人。先是回纥留京师者常千人,或衣华服,诱取妻妾,故禁之。《旧唐书·卢钧传》:钧以开成元年(836年)为岭南节度使。先是土人与蛮、僚杂居,婚娶相通,占田营第。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此一时之宜。要之,唐朝蕃汉通婚,以不禁为常,而事亦通行无疑。宋代大体似与唐同也。《考证》二十五。案唐代异族,人处内地者甚多,安能禁其婚娶,此势所不行也。昏媾则匪寇矣,此亦外族易于同化之一端欤?

《新书·高祖诸子传》:徐康王元礼曾孙延年,拔汗那王入朝,延年将以女嫁之,为右相李林甫劾奏,贬文安郡别驾。此自特异之事,非常法也。延年何必以女妻拔汗那王?岂以西胡多异物,亦染卖婚之俗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