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神之间吴清源(第4/6页)
“相当于有一支英超球队,把所有其他同级别的球队都打到低一级别的英冠联赛去了;
“相当于有一支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球队,年年杀入总冠军,而且年年都是4比0获胜;
“相当于奥运会男子100米决赛,有一名选手,自己主动后退30米起跑,最后照样拿冠军。”
在吴清源两胜藤泽库之助之后,日本媒体就称:“吴清源其实拥有十一段的棋力!”
而吴清源当时获得了另一个称号——“昭和棋圣”。
但有一个问题。
吴清源既然已经横扫日本棋界,按理,应该给予他日本围棋界的巅峰称号——“名人”。
但授予吴清源“名人”的话题,日本围棋界从来没提起过。
因为,他们认为吴清源并不是日本人。
7
在吴清源刚到日本的时候,一个叫西园寺公毅的朋友曾对他说过一句话:“来了一个担任将来中日友好使命的人。”
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要承担“中日友好”这个使命,显然超出了吴清源的个人能力。
事实上,吴清源在国家认同感这个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太多的倾向性。
所以,无须回避他三次更换国籍的历史。
1936年,吴清源放弃了中国国籍,加入了日本国籍。他在自传中写的理由是:“如果我一直保持中国国籍在日本继续围棋修业的话,终归怕有所不便。”
关于变更国籍一事,吴清源曾请教自己的老师濑越宪作,濑越宪作既不同意,也不反对,只是表示沉默。而吴清源的家人都劝他回中国,但吴清源认为,一旦回中国,在当时的环境下,就下不了围棋了,也养不活一家人。
于是,吴清源最终选择加入了日本籍。当年运作吴清源来日本留学的望月圭介希望他用“吴泉”这个名字,因为“吴泉”是半训半音的读法——希望他“不能忘记中国”。
吴清源其实想忘,也忘记不了。
1937年,身体孱弱的吴清源在日本的富士见疗养所疗养,当时中日战争已经全面爆发,病房里贴着一张中国的大地图,病友们在地图上标出了日军在中国国内行进的路线。中国当时的首都南京沦陷后,疗养所里到处是“万岁”的呼喊声。
吴清源觉得“自己的心情很复杂”。
吴清源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1941年和1942年,吴清源两次作为日本围棋代表团的成员,前往中国“劳军”——也就是慰劳日军中的棋迷官兵。
对此,吴清源也没有多辩解,只是这样说:“我深信天意在于中日友好,并始终没有放弃时代的流向必将转变这一希望。但无论我怎样祈求,这终非我力所能及之事。……我信仰的教义中讲到:‘勿谈政治,世界没有国境。’所以我的心情是超越民族,超越国家的。不过,棋迷的士兵时常给我来信,我在给他们的回信中总是写道:‘请不要虐待中国人!’”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1946年的一天,忽然有一群日本华侨冲进了吴清源家,并强制拉他去了所住街区的派出所,交给他一本中华民国的临时护照——强迫他放弃了日本国籍。
拿到中华民国国籍的吴清源,此后虽然仍在日本居住,但国籍一直是台湾所谓的“中华民国”,直到1979年,吴清源再次加入了日本国籍,理由是为了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方便。
但在那个年代,无论是什么国籍,无论想怎样逃避政治和战争,吴清源都是做不到的。
1945年,在盟军对日本东京的大空袭中,大火烧掉了吴清源的家,也烧光了他所有关于围棋的奖品和纪念品,钻出家中的废墟时,吴清源除了身上穿的衣服,一无所有。

1952年,吴清源访问中国台湾。右起:应昌期(当时台湾围棋协会干事)、吴清源、周至柔(台湾围棋协会理事长),最左边那个小孩,就是后来著名的棋手林海峰,当时10岁
1945年8月6日,岩本薰在广岛向桥本宇太郎本因坊挑战,这场棋局就是后来著名的“核爆之局”——棋局进行到一半,美国空投了一枚原子弹,爆炸气浪把离广岛市中心10公里外的对局室震得支离破碎,但两位棋手简单收拾后,便继续下棋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