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格瓦拉:一个符号化偶像背后的真实故事(第3/5页)
在刚果(金),格瓦拉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刚果的游击队根本搞不明白:一个白人,为什么要和他们一起来吃苦?
格瓦拉告诉他们,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打倒帝国主义。但对于游击队员而言,“帝国主义”是什么并不重要,他们只要打倒现在由白人组成的政府,过上好日子就行了。
在那里,格瓦拉无法颁布政策和纲领,无法改变农民的生活,自然也无法发动群众。甚至他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只能回归本职,做一名医生——刚果的战士无心训练,闲来就喝酒或嫖妓,格瓦拉需要医治那些染上了性病或酒精中毒的人。

格瓦拉在非洲
在非洲丛林中辗转了7个月后,格瓦拉最终被他的战友们劝离了刚果。尽管格瓦拉曾表示将伤兵送回古巴,而自己要在丛林中战斗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但最终还是答应了战友们的请求。
不过,格瓦拉没有回到古巴。
在卡斯特罗后来公布的格瓦拉给他的道别信中,格瓦拉宣称将切断与古巴的一切联系,投身到世界各个角落的革命中去。
这一次,格瓦拉选择了玻利维亚。
1967年,格瓦拉来到了玻利维亚。之所以选择这个国家,是因为他认为,玻利维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农民和矿工将会声援他领导的游击队,他的游击队也能与当地战士打成一片。
但是,格瓦拉一开始就和玻利维亚共产党第一书记蒙赫闹翻了。
蒙赫的意见是,只要战斗是在玻利维亚境内展开,他就需要取得领导权。而格瓦拉认为,“我绝对不能接受。军事司令应该是我,这个问题上我不允许模棱两可。”
双方谈崩后,蒙赫留下这样一句话:“当人民知道这支游击队是由一个外国人领导的时候,他们就会翻脸,不再支持你们。你们尽可以英勇地死去,但不要指望有朝一日能成功。”
遗憾的是,蒙赫的话没有错。格瓦拉的游击队根本无法赢得玻利维亚当地民众的信任,连走入群众都不可能,更别提发动群众了。在古巴时那种老百姓给他们通风报信,补充给养的事情,在玻利维亚绝不可能发生,相反,由于叛徒的出卖,格瓦拉的游击队最终被政府军包围了。
1967年10月8日,玻利维亚政府军的特种部队包围了格瓦拉的营地。
格瓦拉生命的最后一刻来临了。
6
关于格瓦拉的最后一刻,一直流传着各种版本。
一种版本是说,格瓦拉在腿部中弹后选择投降,他对政府军的士兵高喊:“不要射击!我是切·格瓦拉,我活着对你们来说比死更有价值。”
一位长期为美国中情局效力的流亡古巴人罗德里格斯,后来在接受英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自己是现场的目击人,他当时的使命,是“确保格瓦拉能活着”。
罗德里格斯这样回忆当时见到格瓦拉的场景:
“他访问过莫斯科也拜访过中国领导人毛泽东,我是从那时候开始记得他的。但当年那个穿着制服英姿勃发的人,在我亲眼见到他时却落魄得像一个乞丐。他衣衫褴褛,脚上的靴子也不见踪影,一双皮鞋勉强遮住他的光脚。即使只是把他看成一个普通人,我也会为他感到难过。”

被捕时的格瓦拉
罗德里格斯回忆说,被捕之初,切·格瓦拉表现得很愉快,甚至同意人们在他被带出藏身之地时和他合影。被捕后,切·格瓦拉被关押在附近一个村庄的学校里。
罗德里格斯的使命,是把格瓦拉带到巴拿马做进一步审讯,但玻利维亚的最高当局坚决要求立刻处决格瓦拉。他回忆了当时的过程:
“当我接到电话时,他们给我的密码是‘500、600’。当时我们之间有一套简单的密码。‘500’指的是切·格瓦拉,‘600’意味着死,‘700’意味着活。因为电话里有很多噪音,我又问了一遍,他们证实,命令是‘500、600’。”
多年以后,罗德里格斯依旧记得自己向格瓦拉宣布他将被处死时的情形。
“我走进他的房间,站在他面前对他说‘格瓦拉指挥官,很抱歉,我已经尽力了。但这是玻利维亚最高指挥官下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