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杀山本五十六(第4/6页)

“珊瑚海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编队之间的战争——双方的舰队基本都没有看到对方,全是靠大批舰载机对敌方进行攻击。从这一点上看,确实是印证了山本五十六当初对现代海战的预判。

这场海战的战果,可以说是平分秋色:

美国重型航母“列克星敦”号被击沉,“约克城”号被重创,一艘驱逐舰沉没,一艘油船沉没,66架飞机被击毁,543人阵亡。但美军阻止了日军增援莫尔兹比港的行动。

日本轻型航母“祥凤”号被击沉,重型航母“翔鹤”号受损,一艘驱逐舰沉没,77架飞机被击毁,1074人阵亡。增援莫尔兹比港的行动被迫中止。

珊瑚海海战中被击沉的美国航母“列克星敦”号

经此一役,山本五十六内心的忧虑更加重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依然在。这也让他更急迫地寻找机会想和美国海军的主力进行一场“一了百了”的大决战。

1942年6月4日,在太平洋上的中途岛,山本五十六盼来了他渴望已久的与美国太平洋舰队决战的机会——但决战的结果,绝不是他想要的。

在这场被称为“太平洋战争的逆转点”的战役中,美国只损失了一艘本来就已经受损的“约克城”号航母,另有147架飞机被击毁,307人死亡。而日本联合舰队4艘主力航母被击沉,还赔上了一艘重巡洋舰和332架作战飞机(其中近300架被击毁在航母甲板上)、3500条精英作战人员的生命。

中途岛海战的失利,让作为总指挥的山本五十六身上的光环开始消退(虽然后来也有很多人把责任归结到在一线指挥的南云忠一中将身上)。有人已经开始评论,说山本五十六其实只是一个海军技术官僚,作为海军舰队司令的经验未必有人们想象中的那么丰富。但对外,由于日本国内的宣传机器充分开动,将中途岛之战渲染成了大日本帝国海军的一次大获全胜,所以对于日本国内民众而言,山本五十六依然是光芒耀眼的“海军之花”。

对日本人不利的消息开始慢慢多了起来,尤其是到了1943年2月,经过半年惨烈血腥的拉锯,日军终于无奈地向美军交出了战略要冲瓜岛瓜达尔卡纳尔岛,这显然标志着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已经转守为攻了。

作为一个赌徒,只要手里还有哪怕一枚筹码,就绝对不可能认输。

更何况,山本五十六手里的联合舰队虽然实力大损,但毕竟还保持着一定的战斗力。山本五十六认为,只要及时调整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防御线,还是能和美国周旋上一段时间的。

但首先,他觉得要鼓舞大日本帝国官兵的士气。

1943年4月7日清晨,在斯麦群岛新不列颠岛上的拉包尔机场,正准备出击去轰炸驻瓜岛美军的日本海军航空兵们,忽然惊喜地看到了自己的最高长官山本五十六。

山本五十六穿着干净笔挺的白色海军服,向他的士兵们挥手示意,为他们加油打气。

而这只是山本五十六“鼓舞计划”中的一步,接下来,他还打算去布干维尔岛、布因和肯特兰群岛,为驻守在那里的日军打气。

山本五十六肯定不会知道,这是他为自己规划的一条“死亡之路”。

1943年4月11日,山本五十六在拉包尔基地指挥台目送日军轰炸机起飞,此时离他殒命还有一个星期

6

山本五十六亲自拟定的出行计划一出台,他的下属就认为自己的长官发疯了。

按照山本的计划,他将从拉包尔出发,飞行一个半小时左右,到达布干维尔岛,然后再飞行15分钟左右,到达布因。之后从布因出发飞行5分钟左右,到达肖特兰群岛。

部下们劝阻山本千万别这么走,因为肖特兰岛离瓜岛非常近,驻扎在瓜岛的美国战斗机转眼间就能飞过来实施袭击。但山本五十六坚持自己的意见——司令长官越是到危险的地方去,就越是能激励下属们的士气。

山本的副官渡边负责把山本的出行计划告诉即将被视察的部队。按照渡边的本意,是派人亲自送过去,但负责通信的军官认为没必要,发送电报就可以了。渡边认为发送电报很可能被美军截获,但通信官向他拍了胸脯:这套新版的ZN25密码4月1日才刚刚启用,美国人怎么可能破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