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经验”(第5/5页)

我认为朋友的判断不是完全不合逻辑。

但我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就算我们所遇到的类似的事十之八九是骗,那么,总还有一两次可能不是骗吧?

于是,事情会不会成了这样——需要一点儿钱钞帮助的人认为我们是大千世界中那个有可能肯于帮助自己的人,而我们基于先入为主的阴谋论的成见,明明能够及时给予那点儿帮助,却冷漠而去。须知,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所遇非是十之八九的骗而是十之一二的真,我们自己对于那“真”要么是十之八九的不予理睬者要么是十之一二的使“真”之希望成真的人。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所遇之事百分之百是骗,那么那十之一二的“真”对于我们这个大千世界还有什么希望可言呢?

朋友则强调:十之一二构不成经验,十之八九才是经验——人要靠经验而不要靠形而上的推理行事才对。

然而又数日后,我竟在一家超市再次遇见了那两个女人——年轻的仍用幼儿兜带着孩子,年长的推着那辆幼儿车。

她们对我自是一再感谢,还给了我二百多元钱。我也没来虚的,既还,便接了——我觉得她们是真心实意地要还。

原来她们租住在离我们那一小区不远的平房里。

与十之八九的骗不同的十之一二的她们,偏巧让我碰上了。十之一二的我这样的非阴谋论经验主义者,也偏巧让他们碰上了。

所谓极少数碰上了极少数。

在中国,其实没有谁好心施舍十次却八九次都被骗了。更多的情况是,一个人只不过发扬好心了一两次,被骗了。

那又怎样呢?

不就是几元钱十几元钱的事吗?

值得耿耿于怀一辈子吗?

难道中国人都想做一辈子没被骗过的人吗?

连上帝也受过骗;诸神也受过骗;撒旦也受过骗;不少高级的骗子也受过骗。

身为人类,竟有绝不受骗之想,乃人类大非分之想,可谓之曰“超上帝之想”。此非人类之想,亦非诸神之想。

故,若世上有一个人是终生从未受过一次骗的人,那么此人不论男女,必是可怕的。

当然,我这里仅指面对乞讨之手的时候。

君必知,某些有此经历并受骗过一次并因而大光其火发誓以后再也不给予的我们的许多同胞,虽一生不曾行乞,但有几个一生不曾骗人呢?他们中有人甚至骗人成习,而且骗到国外去。早年间出国不易的时代,在外国使馆办理签证的窗口前,他们往往便一句谎话紧接着另一句谎话,所编“故事”的水平一点儿也不逊于街面上的骗乞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在许多同胞内心里的解读其实是——“尔所不欲,勿施于吾。”在现实中的现象则往往是——“吾欲,故施己所欲于人也”,并且从不内省这理由是否具有正当性。

面对乞讨之手,我的经验是——骗字即从头脑中闪过,便信那直觉,漠然而过,内心不必有什么不安,若直觉意使自己相信了,施与了,即使人人讥为弱智,亦当不悔。

那样的时候所做的那样的事,是人生做了最不值得后悔的事之一种。

以上都是些“鸡毛蒜皮”的人生经验,与成功学无关,与名利更无关,与职场帷幄、业界谋略也不搭界。概言之,不属于智商经验,也不属于情商经验。

我自谓之曰“琐碎心性经验”。

大人物们无需此类经验,他们的心性不装那等琐碎。

但我们不是大人物的中国人,基本上终日生活在琐碎之中,我们之心情也就只能于琐碎之中渐悟人性之初谛……

2016年8月2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