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是战斗让地中海成为罗马的内湖(第9/21页)
不过,腓力五世也不是好糊弄的,当然也并不讲信誉——你以为缔结了和约,我就真的不进攻你啊!在公元前204年,罗马人远征非洲迦太基本土后,马其顿王腓力五世于公元前203年派舰队在爱琴海展开攻势,趁机攻击罗马人的后方。是从迦太基撤回巩固后方迎战马其顿人,还是继续冒险去征服迦太基人,罗马人面临着两难选择,也面临着巨大风险——两线同时开战,罗马轻则丢城失地,重则会面临亡国。
但这一次,好运气救了罗马人,让他们能全力去攻击非洲迦太基本土——腓力五世与叙利亚的塞琉西国王安条克三世发生了冲突。爱琴海四周的希腊城邦因不堪马其顿的袭扰,也联合起来反对腓力五世。腓力五世想西征罗马,没想到这么多希腊城邦趁机反他,不得不全力去对付这些反对势力。
腓力五世不得人心,运气也非常不好。公元前201年,马其顿舰队被罗德岛和帕加马联合舰队打败。而已战胜迦太基的罗马人企图乘势向东扩张,以保卫希腊为借口向马其顿宣战。这样,腓力五世让马其顿陷入四面楚歌,周边无一例外都是反马其顿的国家。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势呢?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马其顿的历史,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
在腓力五世前一百多年,马其顿王亚历山大大帝曾经率军远征,其国土面积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东方最远的地方曾到达过印度河流域。当时,罗马人正在与萨姆尼特人苦战,马其顿也将矛头瞄向东方,志在开辟通往东方的商道,无暇西顾亚平宁半岛上那些希腊城邦和拉丁城邦。如果不是马其顿帝国因亚历山大大帝突然死亡而分裂,那么马其顿早就将扩张矛头指向西部了,罗马人、迦太基人等将会在马其顿帝国面前不堪一击。或许,那样将不会存在后来的罗马帝国。罗马人是幸运的,但也有自知之明。他们虽然打败了意大利各城邦,打败了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但要打败东地中海强国、曾经称霸亚欧非的马其顿,仅仅凭自己的实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寻找那些反马其顿的希腊人做同盟者,共同对付马其顿,然后寻机对其发动军事攻击,一点点削弱并最终征服马其顿。
马其顿曾经是希腊众城邦中的一个。亚历山大大帝崛起时,马其顿武力兼并过其他大多数希腊城邦,但在亚历山大大帝死后,那些希腊城邦纷纷摆脱了马其顿的统治,并对其充满敌意,时刻防止马其顿再次强大起来。因此,罗马人与那些希腊城邦联合组成反马其顿同盟是有共同目标的。马其顿时刻想恢复亚历山大大帝时期的辉煌,与周边的邻居长期处于敌对关系,时刻想吞并周边的城邦。这令这些城邦的人远远比罗马人痛恨马其顿。
马其顿虽然比较强大,但处在众叛亲离、当时几乎所有周边国家“群殴”它的状态之中,这对想东征马其顿、扩张领土的罗马来说,是一个天赐的良机——只要打败了马其顿,征服其他国家和城邦就容易多了。
公元前200年,罗马执政官弗拉米尼努斯率两个罗马军团渡过亚得里亚海,到达希腊西部。与此同时,罗马人展开外交活动,征得了埃托利亚同盟和亚该亚同盟的支持,还争取到了西亚强国叙利亚保持中立。叙利亚与马其顿隔着地中海,也与其关系不好,但是罗马人担心自己和其他希腊城邦“群殴”马其顿时,叙利亚突然加入,或者提出要挟性质的条件,因此先通过外交活动,争取它中立——罗马不希望叙利亚参加“群殴”马其顿,因为叙利亚那时要比罗马强大,它的参与会威胁到罗马的“领导权”,会搅乱罗马借此机会控制其他希腊城邦的计划。
马其顿是强大的。腓力五世对罗马以及周边城邦的“群殴”是不屑一顾的,因为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叙利亚没参与,宣布中立,就无法使那些“群殴者”在实力上超过马其顿。
公元前197年,腓力五世亲自率军迎战罗马军。两军在库诺斯克法莱遭遇。罗马及同盟国军约2万人,马其顿军2.5万。看双方的兵力,马其顿人似乎没有什么害怕的,罗马人也没多大取胜的希望。不过,时逢大雾,马其顿方阵不能发挥威力,被罗马军团击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