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六章 神助拳,义和团(第7/9页)

当月31日,英、俄、法、美、意、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海军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进入北京城。6月3日,德、奥派兵83人抵京。

同时,公使们还一齐照会清廷,要求他们负起责任,取缔义和团,并保护在华外国公民的人身安全。

但朝廷对此却并无丝毫反应,而义和团跟甘军此时也明白没有什么能阻挡自己的了,于是变本加厉地继续在北京城里搞起了各种攘夷。

一开始杀教民,很快,屠刀就落在了真正的洋人头上。

而第一个被杀的外国人,则来自日本。

话说6月11日,董祥福部士兵正游走在北京街头,迎面便撞来了一个梳着分头穿着西装还戴了个小眼镜的人,虽然这家伙和甘军士兵一样都是黄皮肤黑眼睛黑头发,可从他的体态举止以及不梳辫子这一特征上,大伙判断出,这厮极有可能是洋鬼子。

多半是东洋鬼子,最不济也该是个忘了祖宗的二毛子。

杀吧。

甘军判断得一点也不错,来者确系东洋人,此人名叫杉山彬,水户出身,时任日本驻华公使馆书记官,这天正好上街买东西,结果不巧赶上了这么一拨人。

看着气势汹汹挥舞着大刀长矛向自己冲来的甘军士兵,杉山彬虽孤身一人,但却十分淡定。

倒不是他不怕死,而是因为此刻的他根本没想到这一层。

杉山彬是个亚细亚主义者,同时也精通中文,他知道北京最近很不太平,可总觉得这些义和团也好董祥福的甘军也罢,都应该是针对西洋人的,不是说“鬼子眼珠俱发蓝”么?摆明了是拿白人开刀,自己一个日本人,头发不黄眼不蓝,完全身在“鬼子”这一概念之外,因此根本就用不着怕,该干嘛干嘛。

更造孽的是这位日本书记官甚至认为此刻的大清正和日本当年一样,在搞攘夷,等他们一干人等攘够了,那就该开始维新了,而等维新维完,那么一个强大的中国就会出现,和日本人携手共同抵抗白人的时代,兴许就要来临了。

所以,面对汹涌而来的甘军士兵,杉山彬哈哈哈大笑三声,张开双手迎了上去:“你们听我说……”

但甘军士兵却将其粗暴地打断:“来者何人!”

虽然认定了这是洋鬼子,但好歹也该问一下,刀下不死无名鬼嘛。

而杉山彬一听这话,却高兴了,以为能交流了,于是连忙用非常标准的中文说道:“你们好,我叫杉山彬,是大日本帝国公使馆的书记官……”

一听果真是东洋人,走在前头的甘军士兵也不含糊,直接三步并作两步地冲上前,然后一刀捅入杉山彬的肚子。

杉山彬捂着肚子倒在了地上,没死,但总算知道对方是要干嘛了,只见他伸手狂摆,示意对方住手,嘴里还用尽力气喊道:“亚细亚人不杀亚细亚人……”

可甘军哪里听得到这话,只见他们一拥而上刀枪齐下,几乎是一刹那,杉山彬就被剁成肉酱,终年39岁。

砍完之后,甘军还互相询问:“亚细亚是什么鸭?跟红烧鸡块比哪个更好吃?”

杉山彬被杀之后,尸体遭开膛破肚然后暴晒于永定河畔。

事件发生后,各国震惊——其实这是废话,你要在老家抢抢教堂欺负欺负传教士跟教民也就罢了,再大开杀戒充其量也不过是治安事件,可你现在跑到京城王都里头,公然拦路截杀外交人员,这性质可就不一样了。

在意识到事情可能已经严重到了一定境界后的各国外交官员再一次集体要求本国政府速速派兵来救,同时在世界范围展开了对大清的强烈舆论谴责。

倒是受害方的日本政府显得相当低调,他们决定冷处理此事,仅仅要求清廷归还杉山彬的遗体,甚至连赔偿一事都没说。

结果尸体还回来的时候,日本人惊讶地发现杉山彬不仅肚子被剖开,而且连四肢都被砍了。

面对这种极大的侮辱,他们强压下怒火,甚至都没有抗议,还自我安慰:反正有手没手的最后都要火葬烧成灰,就这样吧。

为什么?

为什么日本人要这么忍耐?

这是因为他们太明白了,西洋列强针对杉山彬遇害一事的义愤填膺激烈反应绝非出于什么义气,甚至连兔死狐悲都算不上,而是这帮白人觉得,可以利用此事大做文章,比如当时德国公使克林德就在杉山死后明确表示:“我们就此瓜分中华大陆的时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