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肆 第十四章 维新真相(第5/7页)
然后,就要开始抓人了。
首当其冲的,当然是康梁。
就在慈禧训政的同一天,九门提督率军将康有为平日居住的南海会馆团团围住,不过此时的康先生已经不在北京,于是便抓了他的弟弟康广仁和几个弟子。
本来还想抓梁启超的,结果梁先生也是个聪明人,提前得到了风声,躲进了日本使馆。
两个维新首脑一个也没抓成,无奈之下,只好拿其他核心人物开刀了。
24日,太后下令搜捕军机四章京,当天,杨锐和林旭就被捉拿归案,刘光第自知逃不掉,于是便投案自首。就这样,几乎在一瞬间,四位小军机就被抓了三个。
剩下的,是谭嗣同。
谭嗣同哪也没去,就在家蹲着。倒是梁启超,在临去日本使馆之前还来了一趟,劝他跟自己一起走。
但谭嗣同却拒绝了,然后说了一段闻名于你我中学教科书的话: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始,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其实这话还没说完,上面的仅仅是前半段。
谭嗣同是个在维新党里颇为熟知日本历史的人,这个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了,就算在生命即将走到尽头,这位仁兄依旧没忘记秀一把日本史,只见他顿了一顿,对梁启超说道:“月照,西乡,吾与君分任之。”
西乡就是维新三杰的西乡隆盛,月照则是一个跟西乡同为萨摩出身的和尚,两人年轻时正值日本内忧外患,痛感国家前途不保却又无力救之,悲苦之下,便走上了极端——相约一起投海自杀。
结果月照死了,西乡没死。
因为西乡隆盛是个大胖子。
谭嗣同想对梁启超说的是,我做月照,死了拉倒,而你却要做西乡隆盛,活下去继续奋斗。
说完了这后半句,才算真的完了,然后谭嗣同送走了梁启超,又在家待了一天,于次日被上门搜捕的官兵抓走。
这确实是一条汉子。
而同为好汉的还有一人。就在军机三章京被捕的当天,曾经劝光绪“勿嫌合邦之名为不美”的御史杨深秀,愤而上奏,诘问慈禧为何罢黜囚禁皇帝,要老太太给天下一个解释。
结果老太太那火还正没消呢,一见来了个叫板的还是有蛊惑皇上卖社稷江山前科的,当下一拍桌子:把他给我逮了。
于是杨深秀也入狱了,跟康广仁、杨锐、刘光第、林旭还有谭嗣同关在了一块儿。
其实康广仁是最悲催的,他实际上根本就不是维新党,既不会维新也不懂变法,纯粹就是跟着康有为到北京蹭饭来了,他唯一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康有为的弟弟。
为此这哥们儿在牢里的时候一直哭天抢地,说苍天哪这叫个什么事儿啊,哥哥犯了法,哪还有让弟弟顶罪的道理?
28日,在没有经过任何审判甚至连个走场的过堂都没有的情况下,上述的那六个人就被集体处斩于北京的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搞完光绪搞完六君子,慈禧还准备来一次全国大扫荡,老太太一手拿着保国会的名册,一手准备派人按图索骥,把那些乱臣贼子一网打尽。
可派谁管这件事儿呢?
太后想来想去,想到了一个人——李鸿章。
其实慈禧真的是很信任李中堂,对内对外,只要有他就不怕了。
可结果没承想老爷子进了宫面了圣,一听说是要派自己抓维新党,当时两腿一软就跪在了慈禧跟前:“太后,其实老臣也是维新党啊。”
其实他不算是维新党,当年老头儿要给强学会捐钱人家还不收,门槛都不让进。
但太后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实际上李鸿章是想请她高抬贵手——现在既然这康梁党人的核心已经被如数抓获了,而且他们想要合邦也没合成,那么干脆就到此为止吧。至于那些心存维新之志但不过是被一时蒙蔽的路人甲乙丙,放他们一马得了。
老太太琢磨了一下,同意了。
就此,这场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收场了。
因为持续了一百来天,所以史称“百日维新”。
对于这场维新,爱的人极爱,恨的人极恨。爱者称之为启蒙革命;恨者则鄙之为动乱谋反。无论古今,两者皆不在少数。
其实根本没必要那么极端,所谓维新变法,无非就是一群读书人为了国家命运和自我前途而搞起的一场国家改革罢了,虽然最后失败了,但因为始作俑者们没有被斩尽杀绝而且还给他们逃去了国外的缘故,从而使得口舌之下,让这场运动凭空添了不少悲壮的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