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六章 决战泗川(第4/7页)
猛人的名字叫做川上忠实。
忠实所在的川上家族,是岛津家族的旁支。岛津义久和义弘的父亲贵久,在正式成为萨摩大隅两国的主人之前,是串木野地方方圆三十町步(一町步为9917平方米)的小豪族。而忠实的父亲忠克,一开始是从属于萨州岛津家(贵久是伊作岛津家的)的岛津实久。在天文八年(公元1539年)贵久起兵征服萨摩大隅的时候归顺,一度曾被流放,不久又被召回,成了贵久以及下一代领主义久的家臣。
忠实作为其子,年少的时候就以武勇而闻名,在岛津家对筑紫家的征战中屡屡立功,深得义弘的信任。
这次义弘给了他八百人。
最后能有多少生还的,谁也不知道。
数日后,联军杀至泗川老城下,先头部队是在第一次蔚山战役中担任殿后的强人茅国器、原李如松手下亲将的猛人李宁以及所率兵马一万余人。
两位将领到达之后的第一件事,是寻找泗川老城在哪儿。
因为根据情报,粮仓在泗川老城的附近,所以要找粮仓,就必须先要找城,可两人瞪着眼珠子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看了好几圈,都没有发现能被称作“城”的建筑物。
最后,在当地群众的热心指点下,他们眯着眼睛,总算在一座小山上看见了一个几乎是贴在上面的小寨子,接着被告之,这就是泗川城。
面对如此小山寨,两人没有二话,立刻下令开始爬山。
一直爬到半山腰,都没有任何动静,正当大家以为这是晋州二号的时候,抬头看到了等候已久的川上忠实部,以及八百杆随时准备发射的铁炮。
一声令下,顿时枪声大作。
随之而起的是痛苦的悲鸣声和倒地声。
被如此恐怖的手段突然袭击,顷刻之间便有人萌生退意,转身而逃的和后面冲上来的,发生了冲突,互相践踏,一时间,发生了大混乱。
还没等他们回过神来,第二轮的射击又开始了。
在过去的文禄之役中,能够让日本人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大肆蹂躏朝鲜的主要原因,除了朝鲜军队本身实在太弱之外,武器装备的差距也是一个,特别是在火器方面。
朝鲜人几乎没怎么见到过这种武器,在最初和日本人的对战中,被这种一击便能毙命的威力,吓得直接丧失了战斗的意志。
在此之后,尽管明朝军队介入了战争,保持了战斗力上的对等甚至是优势,不过在铁炮方面,远道而来的明朝人尽管在本国拥有与日本不相上下的技术,却并不具备得心应手的运输能力,况且朝鲜的铁炮技术几乎是零,所以大明王朝的将军们经常会为火力不足而感到苦恼。
一方面,萨摩岛津的铁炮技术在日本可以说是出类拔萃,甚至稳坐头把交椅。
这主要还是得归功于一代海贼王王直带过来的那两杆火绳枪。
作为日本铁炮元祖的萨摩来说,对于这种新式武器的重视程度更是较他人之特别,虽说对于铁炮在战争中的活用,当属织田信长最为有名,可事实上岛津在此方面下的工夫一点也不逊色,之所以没有被如信长般的广为宣传,只是因为他们不过是西南边角的一介乡下大名。
在战国时代,许多以统一天下为志的大名,对于从西洋而来的铁炮,始终保持着一种“火枪是暗器”,以及“以光明正大决战为荣,以施展暗器坑人为耻”的认识,坚持使用以长枪足轻为主的战法。而岛津家从一开始就完全没有这种偏见,主将义弘之下,各部部将经常保持着一定数量的铁炮装备,在战场上发挥着作用。
顺道一提,根据当年的一份调查显示,仅萨摩一国的铁炮装备数量,就已经超过了大洋彼岸的英国全国。
现在防守泗川老城的川上军,拥有着将近千挺铁炮,面对来犯的大军,毫不犹豫地以惊人的命中率予以打击,明、朝两国联军的铠甲多半都是皮革或者布制成,对于子弹的防御效果非常不理想,死伤者大批出现,前线一片混乱。
与此同时川上忠实还准备了更加彪悍的武器——地雷。
在一阵爆炸声和火海中,头顶花生米脚踏地雷的联军终于扛不住了,不得已撤下了山去。
在山下等待他们的,是怒火冲天的董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