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十三章 朝鲜告急,大明出兵(第5/5页)
由于李舜臣一直非常注意有效利用情报,所以,他很快就知道了敌人的踪迹以及船数。
该是下决断的时候了。随行的元均表示,自己愿意作先锋,突击这股停泊的日本海军。
但是李舜臣表示反对。
他告诉元均,自己早已定下了计划,决定先派出小股部队引诱日军继续前行,然后再包围歼灭。
元均对此表示强烈反对。
李舜臣则更加坚定的表示:反对无效。
元均只得附议,但是梁子就此结下。
再说脇坂安治,他正在抬头望天,等待强风过去自己好继续赶路,眼前却突然就出现了好几艘朝鲜船只,以为是李舜臣前来偷袭。他立刻跳了起来,指挥船队全力攻击对方,但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朝鲜船并没有做任何进攻或者反击,只是在他眼前晃了一圈便走了。
于是脇坂安治断定,李舜臣是个除了偷袭捞便宜之外一概不会的家伙,一看偷袭失败,便立刻灰溜溜地逃走了。
他自然不能放弃这次绝好的机会,再次下令全军,顶着强风开始追击。当日军追到了一个叫做闲山岛的地方时,被包围了。
接下来是朝鲜海军痛打侵略者的时间。
面对激烈的进攻,被打得连头都抬不起来的日本人决定逃走,他们的七十艘船被击沉了五十九艘,而朝鲜方面的损失仅仅为四艘。
这就是差距。
这场惨败,惊动了在日本的丰臣秀吉。
他在仔细听取了各方面传来的详细经过后,对九鬼嘉隆下达了以下命令:放弃和朝鲜海军的作战。
从此,九鬼嘉隆的海军作战总司令变成了补给线运输负责人,除了给朝鲜的其他远征军送点粮食兵器之外,尽一切可能避免和对手,也就是李舜臣发生军事冲突。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太平日子就这么来临了。
在李舜臣的率领下,朝鲜海军不断骚扰着日军的补给线,这种情况一直到整场战争结束都没有中断过。
他的出现,使得日本方面原定的水陆齐下的作战计划彻底破灭。
说完了人,我们再来说组织,组织的名字叫做“朝鲜义军”。
简单说来就是发动组织群众。组织的定义也很广泛,只要在当时的朝鲜,自发拿起武器团结在一起打击侵略者的朝鲜人,都能叫义军。
刚开始,日本人对此很是不屑一顾。
正规军都被打得满地找牙了,找几个老百姓组成的游击队还想翻天了不成?
事实上,这年六月中旬,第七军团的安国寺惠琼,被原光州节度使权朴率两千残兵偷袭成功,日军损失五百人;七月上旬,福岛正则在进军途中被权应铢组织起来的游击队打了埋伏,慌乱之中丢下了大量的兵械物资逃走;同月,第七兵团的毛利辉元和安国寺惠琼再次遭到了民军首领黄璞及其所辖部队的袭击,伤亡惨重;其他的如黑田长政、小早川隆景等人,也不同程度地遭到了义军的攻击,受到了相当大的损失。
可以说,因为有了李舜臣和朝鲜义军,日本才无法完全掌控整个朝鲜,虽然纵观整个战场,李舜臣的影响只在海上,朝鲜义军更是不过小打小闹,但他们依然为挽救朝鲜不被彻底灭亡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然而此时的朝鲜,虽说没死,但也差不多瘫了。
危难时刻,天朝使者降临了。
就是前面提到过的沈惟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