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贰 第七章 宋末元初,蒙古铁蹄踏上日本(第6/7页)
于是纷纷弯弓搭箭,但为时晚矣。
此时,菊池武房才又发出了一声怒喝:“杀!”
身后的两百余骑也一起响应:“杀!”
刹那间,元军阵形被冲得大乱。蒙古人因为自从开战以来就没碰到过这样的搏命战法,一时间纷纷后撤避其锋芒。菊池武房则抓住机会挥刀带人往里冲,而跟在后面的日军大部队也非常适时地发起了总攻。虽然从整体来看仍是相当散乱,但由于人人都舍生忘死,一时间还真的把元军打得连连后退,一直打到下午,赤坂防线都未曾被突破。
而在另一个叫百道原(福冈县福冈市内)的地方,也发生了非常激烈的交战。日军总大将少贰景资率领的本部人马和元军副帅刘复亨部在那儿遭遇。
却说这位少贰总司令,虽不似菊池武房那么肯拼命,但却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他的特长是眼神好,在几万人扎堆的战场上来回扫了那么几分钟,就一眼瞄到了一个美须飘在胸,胯下骑宝马的家伙,少贰景资认定,这必然是个大人物。
于是他拍动坐骑,向那人冲去,并瞅准了时机猛地放了一冷箭,当场正中目标,将其射下马来。本来还想有进一步动作的,怎奈何那人周围有亲兵数十人,动作奇快,一拥而上地就把人给救走了。
后来才知道,那厮不是别人,正是元军副帅刘复亨。
仗一直打到傍晚,基本上算是个平手——虽说日本人在战场上干出了无数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但终究现实差距摆在那儿,所以仍然是失守了全部的防线,被迫退入了天智天皇当年造的那座城中;而元朝那边也好不到哪儿去,说是突破了所有的防线,但从早上跟人玩命地打到晚上,早就吃不消了,也不敢就地驻扎,而是退回了船上。
这一夜,少贰景资想必是睡不着的。因为就在当天收兵的时候,他收到了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南九州的援军因故无法按时抵达战场。这意味着,他将继续带领这支已经快被打残了的部队死守九州北部,一直守到援军出现,或者是守到最后一兵一卒。
辗转反侧了良久,不知不觉天就亮了。
望着冉冉升起的太阳,日军的营地里几乎听不到一丝声音,大家默默地起床,默默地吃早饭,默默地拿起武器,默默地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命运。
可该来的却没来。
那天上午,实在是按捺不住,却又不敢主动出击的少贰景资派出侦查骑兵前去探查,却得知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元军撤退了!
据说,景资在得到报告的时候先是不相信,然后问侦察兵你是不是看错了?
侦察兵摇了摇头,说我们也以为自己看错了,所以特地在沿海兜了好大的一个圈子,发现昨天还在岸边的蒙古船今天全没了,一艘都看不见了。
少贰景资想了想,问有没有可能退回壹岐或是对马,然后等待后援部队?
侦察兵当然不敢妄言,只表示要不干脆就坐个小船去那两个岛附近看看?
到了中午,消息也传回来了:壹岐和对马两岛附近没有蒙古人的踪迹,而且据当地人提供的证言称,昨天晚上他们看到有大船从岛边海域经过,方向朝北。
所以可以判定,蒙古人全都撤了。
听完之后,少贰景资呆了半天,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突然,他放声大笑,把周围人都吓了一跳。
紧接着,他又放声大哭,号啕不已。
蒙古人撤了!
可是为什么?
明明胜利就在眼前了,如无意外,只要再打上个四五天,那么大宰府就该被元军给攻下来了,可为什么他们就突然打道回府了?
这确实是一件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情,少贰景资挠破脑袋之余,突然想了起来:二十号夜里,好像狂风暴雨大作来着啊,会不会是风太大雨太猛,把蒙古人的船给吹翻了呢?
对,一定是这样的。
神风,这风一定是神风!护佑我神之国度的神风!
由于实在找不出合理的解释,所以少贰景资最终把元军莫名撤走的缘由,全都姑且归结在了那一夜风雨的身上。这个说法很快就被广大宗教界人士普遍接受了——这伙人在战争开打的时候什么都没干,光宅在庙里头祈祷作法,然后一听说元军貌似是被风吹死的,便立刻纷纷跳了出来,表示这神风是得亏了自己的法力才吹起来的,因此头功该归自己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