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五章 第一次外交战:倭五王的对华政策(第8/11页)
所以大王当即下令,在全国范围内选出桑叶产量最高的几个地区,然后把所有的养蚕户都集中到那里,结果当年日本的丝绢产量果然出现了大幅度的上涨。
除了搞内政,打仗他亦是一把好手。
倭王武之所以被称之为“武”,那显然是因为他很能打。
此人据说能够单枪匹马地猎杀一头成年野猪。
有勇之余,他也有谋,但凡说到行军作战,就没有这位大王不会的。
当时的日本列岛虽然对外宣称是一个名为“倭”的统一政权,但实际上日本人心里清楚得跟明镜似的,自己那可爱的祖国自打有人住以来,就从来都不曾被真正地统一过。即便是一代女帝卑弥呼,其势力范围也仅限于九州岛,后来虽然政权转移至近畿地区,但四国、东北以及关东大部分地区,多为豪强林立各自为政,都不曾为倭王所辖。
但倭王武决定改变这一切,在弄死了几个哥哥确保了王权无忧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发兵东征西讨。
第一个被刀枪所指之处是吉备国(今冈山县)。
说起来这事其实都是倭王武自己闹出来的。
却说吉备国豪族吉备田狭有个老婆叫稚媛,长得貌若天仙,堪称岛国一绝。
结果倭王看上那姑娘了,于是想了个很下流的手段,命吉备田狭去朝鲜的任那办外交,趁着他离国的当儿,派人上门强抢人妻。
于是吉备大人冲冠一怒为红颜,勾结新罗再回国起兵作乱。
倭王闻讯大怒,率兵征讨,吉备田狭在拼死抵抗后,终因没有打仗才华,加之新罗援军迟迟未到等缘故而惨败。
不过倭王武总算是天良未泯,知道这回纯属自己理亏,所以没有对吉备田狭开杀戒,而是放了他一条生路。
之后,打上了瘾的倭王开始了他伟大的日本统一战,继吉备国之后,播磨(兵库县内)、伊势(三重县)等国也纷纷遭到攻打,王师所到之处,豪强诸侯们无不望风而降,偶有负隅顽抗者,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被武力镇压。
短短数年,倭王武便让全日本都拜倒在了自己的刀枪之下,堪称是日本的秦始皇。
可以说,也就是从这时候起,整个日本列岛,才开始了真正的统一。
而在扫平列岛之后,意犹未尽的倭王武(雄略天皇)又将眼光投向了海外。
公元464年2月,倭国军队在朝鲜半岛击败高句丽军;次年5月,攻入新罗,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遭遇挫败,但最终还是拿下了对方的活开城。
据说当时整个朝鲜半岛都为之震撼,无论是军师谋臣还是武官猛将,但凡听到倭国人仨字,无不丧胆变色,不能自已。
总体来说,这位倭王武应该是早期日本历史记载中最强同时也最为真实的一个国王,他既不像神武天皇那样宛若天神,也不似仁德天皇那般近乎圣人,而是有血有肉;既风花雪月也猥琐下流;既残暴凶狠也有情有义,总之,立体感很强。
在坐稳了王位,安定了政治军事之后,倭王武便理所当然地开始考虑起了外交事宜。
当时日本的外交对象说起来其实也就两个,一个是朝鲜半岛,另一个是中国大陆。
对于前者,日本人采取的是比较高压的政策,而且也不怎么把对方放在眼里,比如之前提过的那位池津媛,虽贵为百济国公主,可照样被一把火烧成骨灰,可见在日本人心目中,朝鲜人尽管有文化有技术,但终究没什么太高的地位。
而中国就不一样了,那毕竟是古立天朝久称上国的至高存在,虽说当下正处于南北混乱时期,可跟倭国相较,终究算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倭国很多事情还得靠着大哥,轻易不能怠慢。
所以在经过斟酌之后,倭王武决定:外交中心应更倾向于和中国的交往。
这是一个相当正确的决策,只是具体操作起来却并不简单。
时为公元477年,距离上次倭国造访刘宋已经过去了十五年。由于上一回被刘骏谈笑间剥夺了都督南部朝鲜诸国的军事权,所以在这十五年里,心中愤愤不平的倭国跟刘宋之间没有发生过一次官方高层往来,两者之间的关系几乎能用冷战二字来形容。
现在冷不防地就要改头换脸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的冷屁股搞破冰之旅,你觉得对方能答应这种如此明显的行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