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壹 第一章 东汉初年,倭国使者初次到访(第4/6页)

总之在汉朝看来,这次前来拜访的这个日本奴部落是非常可爱的,至少在倭国数百个部落里,算是顶顶可爱的一个,于是,便根据其读音昵称他们为“奴”。如果放到今天,那基本就等同于“小而可爱的日本”这样的称呼。

话说在顺利受封且有了自己的国名同时还拿到金印之后,倭奴国的使者便踏上了回家的路途,然后就再也没出现过,更别说是国事访问了,而且相当奇怪的是,不光是倭奴这一个部落,其余村庄的家伙们似乎跟商量好了似的也都绝了迹,反正在史书上是找不到有任何一个日本部落或是日本人跑中国来朝贡或是访问的记录。不过好在汉朝也无所谓,毕竟对方不过是个穿兽皮光脚丫、石器时代级别的邻邦,又何苦跟这种人计较呢?

就这样,日本人整整五十年没了音讯,一直到永初元年(公元107年)汉安帝的时候,他们再度来到了洛阳城。

说起来这帮人还真的挺奇怪的,一连半个世纪都不来一次,这次一来就来一大帮子,更要命的是,这回的倭国使节团不但人数众多,达两百多人,而且级别也相当高,领头带队的是倭奴国的新首领:帅升。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被记录在案的有确切名字的日本人。虽然他的名字相当不靠谱。

在那个时代,日本既没文字也没姓氏系统,无论是高贵的国王还是普通的田间老农,基本上都只有一个口头上的简单称呼,眼前的这个帅升也一样,仅仅是一个音译,根本无法确定其究竟姓甚名谁。

话说帅升到了洛阳之后,和他的前辈倭奴使者一样,受到了皇帝的亲自接见,汉安帝的心地还算宽仁,并没有问“你们怎么那么多年都不来”之类煞风景的话,只是跟走过场一样照例寒暄了几句,比如你们倭奴国近况如何啊,倭奴的鱼干带来了没有啊等等。

帅升则根据问题逐一回话,只不过在他口中,并不再出现“奴”这个字眼,而是很清楚明白地表示,自己是倭国的国王。

也就是说,他不再是倭地奴国的村长,亦非其他什么毛国鸟国的部落首领,而是整个倭国的最高统治者。

乍看之下会给人一种帅升已经统一日本的感觉,但实际上这是错觉。当时的日本依然四分五裂,只不过比起多年前要好很多,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他们已经拥有了铁制武器,打起仗来也自然带劲儿了许多,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原本九州的一百多个部落互相吞并到了四五十个,眼瞅着就要化零为整,天下一统了。

在这残存的四五十个幸存者里,倭奴国赫然名列其中,而且还算是混得挺好的一个,据说是九州岛北部最有力的部落,而且看起来还很有前途,俨然一副欲将九州全境纳入囊中的架势。

尽管离完全掌控日本这个目标还有那么一段距离,但帅升依然对汉安帝自称倭国国王,这种自夸行为最大的原因是他想在汉朝那里确立自己的唯一性——我代表全倭,只有我才是你们大汉的小弟,除我和我方人员之外,皆为山寨产品。

这似乎有些说不通,毕竟你连着五十年都不曾来拜过一次码头,干吗这回心急火燎地带着那么大一帮子人来洛阳确立唯一性?要想说明白这个问题,那就得往上看几行,之前我曾经提过,随着生产力的“飞速发展”,日本已经拥有了铁制的武器。

关键就在这儿。

五十年前,日本的兵器基本是以石器为主的,铁器虽然有,可真的很少;五十年后,尽管石器并未全部淘汰,但相当多的部落都能用上铁家伙了。

纵观人类那么多年的历史,绝大多数国家或是地区的发展趋势基本上都是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然后再是铁器时代。但日本却是个特例,虽然是有过不少铜器,但这个国家实际上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青铜时代,而是直接从石器时代发展到了铁器时代,同时这发展速度相当快,几乎可以用穿越二字来形容。

不要跟我说日本人天生聪明,自主研发了打铁技术,这种神话打死我都不会信的。

唯一的解释就是日本得到了外来技术的支援,在日本列岛的附近,存在着一个非常先进的国家,将自己的各种技术毫无保留地传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