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独裁政治的界限(第5/5页)
最近[2]在故宫发现了数种雍正帝的肖像画,其中有一幅稀有的肖像,它大概出自宫中的西洋传教士之手。繁忙的雍正帝有时也有头戴欧式假发接见传教士的空闲时间,真是令人感到欣慰。
总之,雍正帝本性朴素善良,是代表了当时满族人性格特点的人物。因此,他希望成为中国式的独裁君主,并在向这个目标一味努力前进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创造了一种中国前所未有的独特的独裁体制。对强者虽然过于严苛,但无上爱护毫无抵抗、毫无防备能力的普通人民,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保证他们的生活。他不喜好战争,这一方面源于他过于好胜、不能放手一赌输赢的天性,另一方面源于他深切的同情心,他认为战争是最不合算的,不知会给人民带来多么深重的苦难。因此,他这一代没有赫赫武功。他也没有御驾亲征,恐怕即使亲自指挥军队也不甚高明。我们提到独裁君主立即会联想到战争,但雍正帝则不同,他是厌恶战争、喜好和平的独裁君主。但是,没有建立武功的皇帝会立即被历史遗忘,真是可悲可叹!
更为可悲的是他感人至深、充满善意的政治也因为采取独裁君主制的形式,不但出人意料地得到极少回报,而且还产生了与预期相反的效果。专制君主制能够在中国存续数千年,是因为它具有某种程度的灵活性,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若是君主制没有任何理想,完全恣意妄为,或者如硬壳一般顽固不化地镇压人民,中国人民无论如何逆来顺受都必定会将其打破,创造出新的政治形式。幸或不幸,历代明君圣主不断改良君主制的理想和实施,维系着沉默大众的信赖。雍正帝的独裁政治正处于其顶峰。于是,信赖独裁制的民众被引上了若不是独裁制国家便无法得到治理的方向。这对中国人民来说的确是可悲的结果。从这一点而言,不得不说雍正帝的政治实在是充满善意的恶意政治。
[1] 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五《古文十弊》,《章氏遗书》卷五。——译者注
[2] 指本书撰写时的20世纪50年代。——译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