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变成猪,变成狗!(第2/5页)

八阿哥和十三阿哥同时被授予亲王爵位,分别为廉亲王和怡亲王。在清代,皇子不一定都会成为亲王。他们的爵位逐渐上升,最高爵位即是亲王。在八阿哥的亲朋们前往祝贺这位新亲王的时候,八阿哥却满面愁容地说道:

何喜之有?我头不知落于何日。

八阿哥不经意间说漏嘴的话意味深长,被密探一字不漏地传到了雍正帝的耳朵里。

这个无礼的家伙!不可饶恕!

雍正帝暗下决心。虽说是兄弟,但现在自己已经践天子之大位,比起兄弟之情,君臣之义更为贴切。身为臣子,对君主表示不满和反感的就是乱臣贼子。如果因为是兄弟就饶恕他的话,如何能够要求万民效忠于朕呢!

虽说如此,再等等,再等等。现在还不是反目的好时候。一定要等到时机成熟,牢牢抓住他的尾巴的时候再下手。在点燃炸弹之前,将它一直紧紧搂在怀中才是最安全的。

雍正帝若无其事,寻常一般地对待八阿哥,命令他做各种各样的事情。自不必说,无论何时密探们都在从各个角度暗中窥视着这些行动。八阿哥接到的首项任务是营造先帝山陵的工程监督。八阿哥深知雍正帝勤俭节约,因此尽可能压缩了工程的预算。建造山陵需要红土,按照先例应当从北京运来,但由于脚价太高,权且代以当地的红土。

怠慢先帝的山陵工程,偷工减料,想要让朕蒙受不孝的恶名吗?!

与八阿哥的预期相反,他竟然受到了雍正帝的斥责。接下来的工作是管理上驷院。因为牧场有太多毫无用处的马匹,他计划缩减马匹的数量。

是说先帝的做法太过奢侈了吗?若有大事,有多少马匹也不算多!

再次被训斥的八阿哥愈发灰心丧气了。接下来他又被命令去整饬内务府的人事。这个工作若是处理不好,很是遭人怨恨。最初的整顿计划被斥责为太宽松。管他呢,破罐子破摔吧。果不其然,这次大刀阔斧的改革引起了激烈的反对。内务府的人员高举反旗蜂拥而来。虽然骚乱在发展成为暴动之前被镇压了下去,但得知这件事的雍正帝无法保持平静,认为这次骚动想必是八阿哥为了让天子怨恨而故意导演的一出闹剧,说不定骚乱本身就是八阿哥暗中煽动起来的。

八阿哥想着,无论如何都会遭到憎恨,于是在被问到是不是煽动者的时候,不管什么都“是,是”地点头承认。他的承认却令雍正帝更不满意。八阿哥才不是因为不是对手就沉默不语、低头认输的那种人呢。一步一步调查下来,雍正帝终于明白,对八阿哥煽动这次骚动的猜测确实无根无凭。那么这是他想要通过替人顶罪博得人气、赢得世间同情的策略吧?雍正帝如此胡乱地猜测。他让八阿哥明确指认骚乱中最先涌入八阿哥家的人,八阿哥根据目击的厨师的证词指出了五个人。接下来讯问那五个人,他们竟然都与骚动事件无关,甚至还有人有完美的不在场证明。若是稀里糊涂地把这些人抓起来判了刑,舆论不会责备八阿哥,一定会谴责是天子的失误。雍正帝愈发觉得八阿哥面目可憎。八阿哥因为这次事件被剥夺了亲王的爵位,成为无爵位的皇族。

因为需要考察先帝的事迹,八阿哥被要求上交康熙年间赐给他的诏书和宸翰等,但他无论如何都不听命。他声称他的家人误将先帝宸翰与其他一些文件一同焚毁了。这些宸翰之中,有与皇太子问题相关的、康熙帝以严厉语气训诫八阿哥的语句。雍正帝无论如何都想要看到。八阿哥认为若以此为材料,被不怀好意地写入朝廷编纂的历史则会遗臭万年,因此,无论怎样都不肯上交。不管催促多少遍,八阿哥除以同样的话拒绝外别无他言:

天地明察,我绝无虚言。我若虚言,一家俱死。

雍正帝大发雷霆。

一家啊,说得好。清朝从天子到皇族不是一家吗?可见你是向天祈祷灭亡我清朝!宗姓之内岂容得此人!

八阿哥因为此事被削去宗籍、贬为一介平民。仅仅被降格为平民还不够,他被单独圈禁在宗人府中专设的单间里。从此,八阿哥便自暴自弃了。

自己本来一直食欲不振,也好,从现在开始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吧。日日保重身体,能活着的时候便好好活着。只要不杀我,无论多么艰难,我也要咬牙活下去给你们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