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黄金时代(第5/6页)

伊拉斯谟在《愚人颂》中抨击好战的历任教皇时,措辞谨慎,并未指名道姓。但几年后,他匿名出版的《尤利乌斯遭拒于天国门外》(Julius Excluded from Heaven)则毫不留情地批评尤利乌斯,称他是酗酒、亵渎、有断袖之癖且好自我吹嘘之人,一心只想着征伐、贪污、个人荣耀。这本小册子的扉页插画呈现出诙谐的讥刺与敏锐的史实,插画上描绘尤利乌斯穿着血迹斑斑的盔甲,带着一干随从来到天国门口,随从“全是叫人退避三舍的流氓,浑身散发出妓院、酒馆、火药的味道”。[24]圣彼得不让他进去,劝他承认自己犯过的无数罪恶,然后谴责他治下的罗马教廷是“全世界最残暴的政权,基督的敌人,教会的祸根”。[25]但尤利乌斯不为所动,誓言召集更多兵马,强行夺占天国。


[1] 关于卡迪耶雷这件事,参见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17~18页。

[2] 《论提图斯·利瓦伊乌斯最初十年》(Discourses on the First Decade of Titus Livius),收录于《马基雅维利:主要著作和其他著作》三卷本英译本(Machiavelli:The Chief Works and Others,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1965),第一卷,第311页,译者Allan Gilbert。

[3] 尼科里(Ottavia Niccoli)所撰《十六世纪初罗马上层和下层人士的预言文化》(“High and Low Prophetic Culture in Ro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收录于里夫斯所编《文艺复兴盛期预言盛行的罗马》,第206页。

[4] 尼科里(Ottavia Niccoli)所撰《十六世纪初罗马上层和下层人士的预言文化》(“High and Low Prophetic Culture in Rom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ixteenth Century”),收录于里夫斯所编《文艺复兴盛期预言盛行的罗马》,第207页。

[5] 离合诗(acrostic):短诗一种,每行诗句中特定位置的字母,例如首字母,可组合成词或词组。这种诗实际上是一种字谜。——译者注

[6] 关于这些比较,参见德·托尔内:《米开朗琪罗》,第二卷,第57页。

[7] 孔迪维:《米开朗琪罗传》,第107页。

[8]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英译本(The Aeneid,London:Penguin,1956),第146页,译者W.F.Jackson Knight。

[9] 关于艾吉迪奥对巫女的看法,参见奥马利的《维泰博的吉列斯论教会与改革》,第55页。

[10] 参见温德(Edgar Wind)《米开朗琪罗笔下的先知与巫女》(“Michelangelo’s Prophets and Sibyls”)一文,《不列颠学会公报》,第51期,1965年,第83页,注释2。

[11] 维吉尔:《牧歌与农事诗集》英译本(The Eclogues and The Georgic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3),第四牧歌第6~7行,译者C.Day Lewis。

[12] 参见奥马利《教皇尤利乌斯二世治下基督教黄金时代的实现》,第265~338页。

[13] 引自奥马利的《罗马与文艺复兴:文化与宗教之研究》,第337页。

[14] 关于文艺复兴期间黄金时代这个观念,可参见龚布里希的《文艺复兴与黄金时代》(“Renaissance and Golden Age”),《沃伯格与考陶尔德协会会刊》,第24期,1961年,第306~309页;奥马利的《维泰博的吉列斯论教会与改革》,第17,50,103~104页,莱文(Harry Levin)的《文艺复兴时期黄金时代迷思》(The Myth of the Golden Age in The Renaissance,Bloomington:Uni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969)。

[15] 巴洛尔斯基(Paul Barolsky)就持此观点,认为库米、波斯之类巫女视力不佳,说明了“米开朗琪罗暗暗借由先知肉眼视力的不完美,以相对衬托出她们法眼的高强”。参见巴洛尔斯基的《细探米开朗琪罗笔下的预言家》(“Looking Closely at Michelangelo’s Seers”),刊于《根源:艺术史里的脚注》,1977年夏季号,第31页。

[16] 关于但丁的相关段落,参见《神曲》三卷本英译本(The Divine Comedy,London:The Bodley Head,1948),第一卷《地狱篇》,第25章,第二行,译者John D. Sinclair。

[17] 瓦萨里:《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列传》,第二卷,第743页。

[18] 阿尔贝提尼(Francesco Albertini)所撰“Opusculum de mirabilis novae et veteris urbis Romae”,收录于默雷(Peter Murray)所编《早期五本罗马、佛罗伦萨导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