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黄金时代(第3/6页)

罗马并非人人都同意艾吉迪奥的观点。若说库米巫女就是预言黄金时代将由尤利乌斯开启的先知,那西斯廷礼拜堂顶棚上的库米巫女形象显然与此不合,让人觉得古怪。米开朗琪罗将她画成丑陋的庞然大个,手长,二头肌和前臂粗壮,肩膀宽厚如亚特拉斯(以肩顶天的巨神),头部相形之下变得很小,体形之怪异骇人在整个拱顶上并不多见。这幅明显带有贬义的人像,还将她画成远视眼,因为画中看书的她把书拿得颇远。眼力不好当然不代表眼光见识不佳。事实正好相反,因为根据某些版本的提瑞西阿斯神话,他因看到阿西娜洗澡而瞎了眼睛,于是得到预卜未来的法力作为补偿。库米巫女视力不佳,或许也可解读为具有灵视眼力的迹象。[15]同样,米开朗琪罗说不定也在借此表明,她的灵视和她的肉眼视力同样不可靠。不管何者为真,他对这位干瘪的丑老太婆和其预言的看法,似乎由她身旁两位裸童之一的手势概括表露出来。这位男童对她“比出了将拇指夹在食指与中指之间的手势”,意涵就和今日的比中指一样。这一粗鄙动作曾出现在但丁笔下,至今仍为意大利人所熟知。[16]

米开朗琪罗在其湿壁画里加入了一些不大见得了光的玩笑,上述猥亵动作就是其中之一,但在摄影术和望远镜问世之前,从地上靠肉眼是看不出这些蹊跷之处的。这位艺术家虽然性情乖戾,却以话中带刺的妙语而著称。例如有次他开玩笑说某艺术家画牛画得很好,因为“画家都善于画自己”。[17]裸童在库米巫女后面比出不雅手势,显示他终究不失幽默风趣。但就像他那首关于十字架与荆棘的诗一样,这也代表他对艾吉迪奥热烈称颂教皇和黄金时代颇不以为然。

米开朗琪罗不看好教皇能完成收复教廷领土这所谓的天职,在罗马,持此观点者不只他一人。一五○九年夏天走访罗马的一位大有来头的人物,对尤利乌斯表现出更为强烈的怀疑。这人就是来自鹿特丹、四十三岁的神父德西德里乌斯·伊拉斯谟(Desiderius Erasmus),当时欧洲最受崇敬的学者之一。他在三年前已来过意大利一次,那时是受英格兰亨利七世的御医之聘,前去教导御医几个就要完成海外教育的儿子。当时他在威尼斯和波隆纳两地奔波,而在波隆纳他碰巧目睹了尤利乌斯征服该城后的光荣入城仪式。这次他则是带着新学生,苏格兰国王詹姆斯四世的私生子斯图亚特,来罗马到教皇的表兄弟、富可敌国的枢机主教里亚里奥家做客。这趟来意大利,除了教斯图亚特古典文学,伊拉斯谟还希望获得教皇的特许,赦免他当神父的父亲因违反不婚的誓言而犯下的罪过。

伊拉斯谟在罗马受到盛情款待。枢机主教里亚里奥安排他住进自己位于百花广场附近的豪华寓所,并让他在西斯廷礼拜堂的至圣所内参加弥撒,极为尊荣。他见到了艾吉迪奥和同样好读书且聪颖的因吉拉米。和艾吉迪奥一样,他去了一趟阿维努斯湖边,参访库米巫女的洞穴。他还受招待参观了罗马的古迹和多所图书馆里的珍藏,留下了永难忘怀的美好回忆,说不定也获准参观了西斯廷礼拜堂内帆布幕后面正渐具规模的湿壁画。一五○九年夏,西斯廷礼拜堂顶棚已名列罗马的伟大奇观之一。曾受教于吉兰达约的教士团成员阿尔贝提尼,这时刚完成其罗马城市导览小册子(Opusculum de mirabilibus novae et veteris urbis Romae),书中列出罗马最值得一览的古迹和湿壁画。阿尔贝提尼写道,“米凯利斯·阿坎杰利”(米开朗琪罗)正在西斯廷礼拜堂埋头绘饰他的湿壁画。[18]

米开朗琪罗处处提防,不让闲杂人等靠近脚手架,当然不愿让民众看他的湿壁画。但伊拉斯谟受邀登上脚手架,欣赏他的作品,倒也并非全然不可能。伊拉斯谟虽然对书的兴趣远大于绘画,但他大有机会和米开朗琪罗打上照面,特别是如果艾吉迪奥真的涉入顶棚构图的话,就更有可能。他们甚至可能在波隆纳就已认识,因为伊拉斯谟一五○七年走访该城期间,米开朗琪罗几乎也同时在那里。不过,没有文献或轶事足以证明两人见过面,两位大师如黑夜中的船只悄悄擦身而过,也同样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