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一、孙权的军事神话(第3/3页)
要守住江陵,攻破敌军在江洲中的营垒十分重要,此处有夏侯尚率领的3万人马,为便于跟陆上交通,夏侯尚在此架起了浮桥。诸葛瑾、杨粲又来解围,但无法击破敌人。潘璋想出一个办法,他带人马到上游50里处,在此大量收割已干枯的芦苇,扎成许多大筏,想顺江放筏,点燃芦苇,去烧浮桥。
潘璋的火攻计还没有开始,江洲上的魏军突然撤得一干二净了。原来,就夏侯尚在搭建浮桥屯兵江洲一事,曹操时代的著名谋士、时任大鸿胪卿的董昭向曹丕进言,认为浮桥很危险,现在江水较浅,马上是春天,春水一旦上涨,浮桥将难保,浮桥一断,数万魏军的性命堪忧。曹丕接受建议,下令夏侯尚撤出江洲,魏军严密封锁消息,所以全部安全撤回,十天之后,江水果然大涨。
江陵前后围了六个多月,由于朱然率部顽强守城,魏军无法得手,加上江洲撤军后江陵可以恢复与外界的联系,曹丕于是下令放弃围城。
对曹丕来说这一仗真的有些出乎意料。
魏军在实力、气势上都明显占有上风,但三路大军一胜两败,吴军反而在总体上取得了胜利。
打仗不仅靠人数,还要靠天时、地利、人和,吴军在天时上或许不占优势,但他们拥有地利与人和,长江始终是吴军克敌制胜的法宝,吴军依托长江,熟悉水性以及长江沿岸的地理,在这里打仗他们不吃亏。与魏军不同的是,吴军将士深知打败了没有退路,所以个个拼死相搏。
在最近不到三年时间里孙权接连创造了军事上的神话,先是击败了威震华夏的关羽夺取荆州,继而力克刘备的大军,这次又战胜了强大的曹魏,这三场战役打下来,孙权的威望升到了顶点。
对曹魏来说噩耗还没有终结,此战之后不久,曹魏的大将军曹仁和前将军张辽先后去世了。
曹仁时年56岁,年龄也不算太大,他突然去世可能与打了败仗有关,临终前曹丕升他为大司马,这是一个荣誉性职务。曹仁死后,曹丕赐给他谥号忠侯,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曹泰、曹楷、曹范,其中长子曹泰较为突出,日后曾任曹魏的镇东将军。洞口之战后张辽的病情加重,后来病逝于江都,曹丕为之流涕,赐他谥号为刚侯,由其子张虎承嗣。曹仁葬于何处不详,洛阳曾出土唐人所刻曹仁墓志,似乎葬在了洛阳。张辽祖籍在河套地区的雁门郡,死后葬于何处不详,今安徽省合肥市市区内的逍遥津公园里有其衣冠冢一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