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七九章 子夏和商瞿(第5/5页)
【商瞿传易】
删《诗经》和修《春秋》,孔子都是让子夏协助自己,因为子夏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有自己的观点,对孔子的帮助很大。
原本,研究《易经》的时候,孔子也希望子夏来帮助自己。可是遗憾的是,子夏这个时候已经不在自己的身边了。
原来,受冉有的推荐,子夏被任命为莒父宰。子夏的意思是不想去,可是孔子出于对子夏的前途考虑,极力说服他去,最终子夏很不情愿地去了。
去之前,按着惯例,子夏也向老师告别兼请教。
“不要总想着快,太快了就达不到目的;不要只看见小利,贪小利做不成大事。”孔子说,又是一针见血。子夏聪明果断,但是也往往急于求成。此外,子夏性格比较吝啬,对小利看得比较重,所以孔子提醒他。
“老师的话,学生牢记在心。”子夏是个聪明人,知道老师话中的含义,也知道自己要改正。
按《论语》。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欲速则不达,这个成语来自这里。
既然是自己极力鼓励子夏去当莒父宰,怎么好这么快就叫他回来帮自己呢?
孔子有个弟子名叫商瞿,当初孔子刚从卫国回来的时候,商瞿也去了季孙家做家臣。那时候商瞿眼看奔四了,还没有孩子,因此到处求医问药,准备为孩子奋斗一把。
恰好这个时候,季康子派他去齐国出差,要几个月工夫。商瞿不太愿意去,生怕把生孩子给耽误了。
为了这件事情,商瞿来找老师请教。孔子那时候给商瞿卜筮了一回,结果是商瞿命中应该有五个儿子。
“去吧,你命中有五个儿子,不用担心。”孔子安慰商瞿,其实他也没把握。
不管怎样,商瞿就去了齐国,回来的时候,老婆肚子已经大了。之后,商瞿老婆的肚子越来越争气,一个劲地生。这下,商瞿算是对卜筮奉若神明了。
孔子作《易传》,商瞿非常感兴趣,整天跟着孔子学习,竟然成了孔子弟子中最精通《周易》的学生。到孔子死后,就把自己的《易传》传给了商瞿,之后商瞿再传给自己的弟子。
就这样,商瞿成了孔子《周易》的第一代正宗传人,并且,为《周易》的流传作出了巨大贡献,商霍也因此被人们记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