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盛极一时的秦帝国骤然崩溃(第6/8页)
陈胜和吴广起义后,迅速建立了政权,号称“张楚”。从字面上理解,也就是壮大楚国。陈胜自立为楚王,派遣将领四处攻占土地。原来六国地区的人民纷纷起来,杀掉当地的郡守、郡尉、县令、县丞来响应陈胜。他们相继自立为王,联合起来向西进发,打着原来六国旗号的队伍之多,简直数不胜数,其中包括沛县的刘邦和吴郡的项梁、项羽叔侄。
叛乱的信息被迅速传递到咸阳。但是,赵高将这些信息都截了下来。所以在秦二世看来,天下还是原来那个天下,只不过是有几个盗贼在山东作乱,没什么大不了的。
公元前208年,陈胜的大将周文率领数十万大军攻破函谷关,抵达咸阳东南的戏水附近,连在咸阳城里都可以看到义军的旌旗了。秦国的将军们束手无策,只有少府(官名,负责管理皇家山林和手工业场)章邯主动站出来,请求赦免在骊山服役的几十万囚徒,发给他们武器去迎击义军。
人的奴性在这里得到了体现。骊山的囚徒本来是秦朝暴政的受害者,对秦朝恨之入骨,但是,在秦二世赦免了他们的“罪过”之后,这些囚徒欣喜若狂,拿起章邯发给他们的武器,恶狠狠地扑向了周文的义军。
周文被打得大败而逃,带着残兵败将退出函谷关,向东一直逃到曹阳才稳住阵脚,在那里坚守了两三个月。章邯尾随而至,攻破曹阳防线,将周文又赶到渑池,并在那里将周文军彻底击溃,周文本人也自刎身亡。
在章邯强大的攻势下,陈胜名下的义军纷纷败下阵来。吴广和陈胜先后被部下杀死,盛极一时的张楚政权被消灭。
同年六月,项梁和刘邦等人在盱眙拥立楚国王室后裔熊心为王,号称楚怀王,重新建立了所谓的楚政权。项梁率领楚军与章邯作战,连续取得几次胜利,逐渐产生了轻敌思想。章邯抓住机会,在定陶大败楚军,杀死项梁,沉重地打击了南方各路义军的士气。
章邯转而北进,渡过黄河,又攻破赵军,将自立为王的赵歇包围在巨鹿。北方的各路义军慑于章邯的威势,不敢相救。大秦帝国的命运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
然而好景不长,几个月之后,形势又出现逆转。楚军兵分两路,一路由宋义和项羽率领,北上救援巨鹿;一路由刘邦率领,向西直取咸阳。由于宋义畏缩不前,项羽便杀死宋义,自己率军渡过黄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章邯军,俘虏秦军大将王离,迫使章邯投降。
章邯投降的消息传到了咸阳,在帝国内部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大家都明白,章邯和他的大军是大秦帝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章邯一投降,整个帝国就不可避免地要灭亡了。
唯独秦二世对当前的形势一点也不了解。这也难怪,因为他是这个国家的主人,而国家的主人总是被一些聪明人蒙住眼睛、掩住鼻子、遮住耳朵的。自从章邯将周文赶出函谷关,他所听到的任何事情,看到的任何文件,给人的感觉总是社会稳定、天下太平。他就生活在赵高给他编织的理想世界中,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但是,如果有一天他亲眼看到事情的真相,会怎么样呢?
答案是:事情没有真相,赵高说了算。
公元前207年八月的一天,赵高少有地安排秦二世与朝中重臣一起举行了一场宴会。宴会进行的过程中,赵高命人牵来一头梅花鹿献给秦二世,说:“臣献给陛下一匹宝马。”
秦二世虽然喝得有点高了,但还是认得那是一头鹿,笑着说:“丞相搞错啦,那明明是一头鹿,怎么说是马呢?”
自从李斯被杀,赵高就当上了丞相。以宦官的身份成为一国最高行政长官,恐怕也是史无前例的。
赵高斩钉截铁地说:“那就是马。您如果不信,就问问列位大臣吧!”
秦二世往大伙身上一扫视,有的人立马将头低下去,默不作声,有的人就大声说:“陛下,那是一匹马,没错儿!”只有少数人小声说:“是鹿。”立刻又闭上嘴,不再说话。
《十日谈》中有个故事,说一个地主有一片果园和一个漂亮的老婆,他请来的长工总是想跟他老婆通奸,苦于找不到机会。有一天地主和老婆在果园里散步,长工在树上摘果子,突然大叫起来:“老爷,你怎么光天化日之下和太太做那种事呢?”地主很奇怪,说我没干什么啊,你中邪了?于是叫长工下来,自己爬上树,往下一看,忍不住大叫起来:“这棵树真是邪门,你们看起来也在做那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