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乐毅率五国联军大破强齐(第6/10页)
看这样的描写,似乎燕昭王倒是个心思颇重的人。事实上也不排除这种可能,读者姑妄听之罢。
等到燕惠王即位,身边有几位奸佞之臣,嫉妒乐毅的功勋,时常在他耳边说乐毅的坏话,更让他对乐毅不满。
田单得到这个情报,派人到燕国散布谣言,说:“齐王已经死了好几年了,区区即墨和莒县却屹立不拔,这都是因为乐毅心里有想法啊!”
所谓乐毅心里的想法,就是自立为齐王。但是当时齐国的人心尚未完全归附,他必须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做收买人心的工作,因此故意放松对莒县和即墨的进攻,好有借口待在齐国,以待时机成熟——这与燕惠王的怀疑不谋而合。
田单派来的间谍还煞有介事地传播,像乐毅这样温吞吞的将军,齐国人一点也不怕,只怕燕王派骑劫这样雷厉风行的将领来,那即墨和莒县就惨了。
骑劫正好是燕惠王的亲信,是个好大喜功之徒。
燕惠王听到这些谣言,没有太多犹豫,决定派骑劫到齐国替代乐毅。
乐毅交出兵权,没有再回燕国,而是中途改道去了赵国。赵惠文王得到乐毅,有如喜从天降,封他为望诸君,食邑观津。而且有意广而告之,让天下人都知道乐毅在为赵国服务。
寡人有乐毅在手,看你们谁还敢欺负寡人!赵惠文王大概是怀着这样的想法吧。
田单的火牛阵
骑劫到了齐国,果然与乐毅不同。他亲自来到即墨城下督战,誓言要在一个月之内拿下即墨。
乐毅在的时候,燕军攻势缓慢,田单如临大敌。换了骑劫为将,燕军攻势迅猛,田单反而轻松了。
他发布了一道让人啼笑皆非的命令:即墨城中军民,每到吃饭时间,必先在庭中空地上祭祀祖先,而且不能敷衍了事,一定要用最好的酒食作为祭品。
由此造成的结果是,每天都有无数飞鸟降临即墨,抢夺祭食。
城里的老人跑来哭诉:“粮食已经十分紧张,别再浪费啦!”
田单笑而不答。
如是过了些日子,城外的燕军每天看到这种飞鸟云集的奇景,百思不得其解。接着便有奇怪的说法传开:“这是天神下凡来向田单面授机宜。”
这种说法从城外传到了城内。在一次聚会上,有人试探着问道:“将军,听说有神人来向您传授机密。”
田单装作吃惊的样子:“你怎么知道?确实有神人来当我的老师,每天晚上我都梦到他。”
围观的人群中有位年轻的士兵,平素爱开玩笑,口无遮拦地说道:“那就是我啊!”言毕自觉失言,心下害怕,转身就走。
“哎哎,你站住。”田单起身,将那士兵拉回来,打量了半晌,让他东向而坐,自己恭恭敬敬地朝他作了一个揖,说道,“确实是您啊,难怪我觉得您有些面善。”
士兵示意田单将耳朵凑过来,低声道:“小人该死,那是开玩笑的!”
田单使了个眼色,也压低声音说道:“你不要再说了,就是你。”
从此,那士兵住到了田单府上。城中每有会议,田单就让他坐到主位。下达任何命令之前,士兵都要把田单叫过来附耳交代一番,然后田单才宣布:“神说了……”
满城军民都相信了,“田将军有神人相助呐!”干起活来特别起劲。
田单最擅长使用的手段,莫过于此。
他还派人到燕军中传播这样的谣言:如果想让齐国人害怕,最好的办法就是割战俘的鼻子,挖他们的祖坟。
骑劫果然被牵着鼻子走,下令将齐军战俘集中起来,全部处以劓刑,然后牵到即墨城下走一圈,好让即墨城里的人都看看负隅顽抗有什么下场。这副惨景让即墨人怒火中烧,打起仗来更加卖命,都说:“宁死也不要让燕军抓住!”
骑劫仍然没有醒悟,又派人将即墨郊外的坟地掘了个遍,把那些埋了几十年上百年的尸体挖出来,放到城下焚烧。即墨人从城上看见了,痛哭不已。对于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挖人祖坟更缺德的事了。骑劫这样做,等于帮了田单的大忙——他就是需要即墨人产生这样的同仇敌忾,恨不得将燕国人撕成碎片。
终于到了反攻的时刻。田单每天都亲自手持锨镐,与士兵们一道修筑防御工事,还把自己的妻妾都编入部队,与大伙一起训练,又把家里所有食物都拿出来分给大家,说:“这仗如果能打赢,我们就不愁吃穿;如果打不赢,这些吃的也用不着了。”